中國窪地mobi,azw3

中國窪地 :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
中國窪地 :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

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mobi,azw3「中國窪地」是一種隱喻,它指的不是中國所處在歐亞大陸東端上的地理低地,而是指和內亞相比,中國在政治秩序和文明上一直是被輸入區域,是技術、文明發和秩序的窪地。中國只能向朝鮮、日本輸出,而無法向西方輸出,這本身就說明了中國政治窪地的性質。

PS:刘仲敬的书大多属于胡说八道系列,姑且读之也没有大碍

內亞是文明輸出的旋轉門

我們先在地圖上劃出一條邊界。這條邊界從涅瓦河開始,向南沿著聯結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水道到達第聶伯河,從第聶伯河一直到黑海海口;然後沿著黑海的北海岸向東延伸,直到高加索山,沿著高加索山延伸到裏海,然後通過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間地向東延伸,把線一直劃到帕米爾高原;然後沿著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南下,直到印度河沿岸,然後順著印度河向西南方劃下去,一直劃到海口;然後沿著印度洋的邊界,把這條線一直劃到紅海和印度洋相交的海角;然後這條線向西,沿著撒哈拉沙漠一直劃到大西洋。

我們把這條想像的線劃出來以後,從這條線往西、往北,包括現在的地理歐洲和整個環地中海地區的一個「大歐洲」,就是人類已知文明的核心區;圍繞著這個核心區自西向東,是西非、上尼羅河、印度(南亞)次大陸和東亞大陸,這四個地區是圍繞核心區的次級文明地帶;比這更遠的非洲南部、澳洲和太平洋群島以及南北美洲,是最遠的文明邊緣區。這就是世界文明從產生到擴張、從中心到邊緣的一個基本盤。

內亞就位於核心文明區聯結東亞大陸和南亞次大陸的自動旋轉門上面,它的區域就是從第聶伯河東岸的烏克蘭草原一直延伸到大興安嶺和用柳條邊[1]所圍住的滿洲邊沿,這個區域的作用就是一個旋轉門。所謂的內亞黃金時代,就是從阿契美尼德王朝[2]征服巴比倫開始,到河中地區[3]的帖木兒帝國[4]結束的這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內亞既是文明核心區的秩序向東和向南輸出的旋轉門,也是南亞次大陸和東亞大陸相互聯結的樞紐。從西向東、從西向南的輸出是不平衡的,基本上是核心向外圍的輸出。就南亞次大陸和東亞大陸的聯結關係,雖然是南亞向東亞輸出得更多一些,但是很明確的,彼此之間是交流的性質。

……

伊斯蘭國際主義vs.阿拉伯部族主義

在阿拉伯人的最初幾個總督,比如像納斯爾[46]這些人看來,沒有必要改變狀況。但是被征服者,尤其是神廟集團產生出來的文官,反倒是比較積極地要改變這種狀態。以波斯人在財政方面的天分,他們不可能看不出,如果他們由佛教徒或者拜火教徒皈依成穆斯林,他們所在團體的財政負擔就會急劇降低。而同時,因為他們是優秀的知識分子,他們要掌握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法,技術上並沒有很大的困難。你只要想一下,江南蘇州的士大夫在滿洲人征服以後,覺得自己在科舉競爭中間很容易打敗滿洲人和蒙古人、要在滿洲朝廷上做官是多麼容易的情況,就可以理解這些波斯治國專家的想法了。

中國窪地mobi,azw3 – 啃豆日知录 (kendou.cc)

他們的主要障礙就是伍麥亞王朝長期堅持的阿拉伯部族主義。伍麥亞王朝裡並不是沒有虔誠的哈里發,但是為數不占優勢,因此阿巴斯王朝以及什葉派煽動反對伍麥亞王朝,在阿拉伯人看來是出於宗派主義和部族主義之爭,但在伊朗系民族眼中卻是獲得解放的極好機會。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原先信仰拜火教或者佛教的社團大規模地改信了伊斯蘭教。

他們改信伊斯蘭教後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發起反伍麥亞家族的起義,而艾布.穆斯林[47]在這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曼蘇爾[48]在庫法和巴格達站穩腳跟以後,艾布麾下的軍隊仍然是眾所周知的拜火教徒,似乎直到艾布.穆斯林逝世,他們才改信伊斯蘭教。

中國窪地mobi,azw3 – 啃豆日知录 (kendo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