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史mobi,azw3

公共卫生史
公共卫生史

公共卫生史mobi,azw3电子书:一部迟到的经典防疫史,重现人类卫生事业的奋进之路.卫生学泰斗乔治·罗森划时代之作首度中文译介!至今无法取代的里程碑之作,理解现代公共卫生的必读书目!自1958年问世以来重版不断,定义了公共卫生的内容和边界,已成为公共卫生学的标准教科书,永不过时的医学经典。

从流行病学的古老源头,到职业健康、母婴保健、营养学的兴起,从人口统计的诞生,到第一次国民健康调查、第一套地方卫生行政体系、第一个国际卫生组织的破土,卫生学泰斗、医学社会史先驱乔治•罗森细数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展现政治、经济、科学、思想背景下的卫生大历史,讲述一个关于挫折与前进、迷茫与奋战的故事。

书名: 公共卫生史(一部迟到的经典防疫史,重现人类卫生事业的奋进之路.卫生学泰斗乔治·罗森划时代之作首度中文译介!)
作者: 乔治·罗森
格式: AZW3

中世纪的疾病。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中世纪人民免受疾病的侵扰,进而解除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两次大瘟疫可以作为中世纪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为优士丁尼瘟疫(534)和黑死病(1348)。在这两次瘟疫暴发期间,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疾病的侵袭。可确定的疾病有:麻风病、腺鼠疫、天花、白喉、麻疹、流感、麦角病、肺结核、疥疮、丹毒、炭疽、沙眼、多汗病以及狂舞症。对瘟疫的恐惧一直盘踞在中世纪人民的脑海中,但当他们直面这些流行病时,一点都不被动。他们尽其所能地保护自己,但其方式难免受到当时舆论风气的影响。因此,他们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以医学与宗教思想的结合为基础。然而,在思考这些措施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困扰中世纪人民的一些疾病。

在中世纪,天花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关于它的第一次明确描述出现于10世纪早期由拉齐(850—923)撰写的一篇论文中。文章里,他对天花和麻疹进行了区分,尽管他认为这两种疾病同属一种发病过程。拉齐提到天花在东方的广泛传播,阿维森纳和10—11世纪的其他穆斯林作者也抱有相同的意见。从这些记录中可以明显看出,7世纪以前,天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发生在近东的疾病。研究天花历史的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天花在6世纪末的阿拉伯流行开来,然后蔓延至地中海地区,从而进入欧洲。阿旺什主教马略在570年报告的发生在意大利、法国的瘟疫与图尔主教格列高里(581)报告的573年后发生在图尔的瘟疫,这两者可能都是指天花的暴发。现用来指天花的variola一词最早出现于马略的报告里,当时仅表示“有斑点的”。在这一时期,几乎在所有医学作家的笔下都出现过天花,其中西方作家所作的记述大部分都是基于拉齐和其他穆斯林医生的著作。天花在中世纪就为英国人所知,但从现在有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无法推断出当时天花的流行程度。

麻疹非常可能从中世纪或更早期就在欧洲和亚洲蔓延开来了。如前所述,拉齐认为麻疹和天花是两种由同一发病过程引起的疾病。这一说法被中世纪的医生所遵循,并一路延续至18世纪。“麻疹”这一叫法本身就是语义和症状混淆的产物。在中世纪,天花和麻疹一起被称为“variolae”和“morbilli”,后者是“morbus”(疾病)的小词缀,这表明麻疹的严重程度与天花相比来得轻。根据查尔斯·克雷顿的说法,英文“measles”(麻疹)一词是由加德斯登的约翰(1281—1261)创造的,相当于拉丁语中的“morbilli”。而“measles”(麻疹)来自拉丁语的“miselli”和“misellae”,“misellae”是“miser”(可怜)的小词缀,最初指麻风病人。出于某些想象,加德斯登的约翰将“穷人与病人”腿上的疮与医学作家笔下的“morbilli”联系在一起,称这种疮为“mesles”。最终,“measles”(麻疹)一词与麻风病失去了任何关联,逐渐成为我们现在所知的麻疹这种疾病的名字。

……

国际卫生工作的下一步重要发展是1923年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成立。卫生组织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是它的流行病学情报所。同时,除检疫和传染病控制外,还有其他卫生问题亟须国际社会采取行动,这一点越来越明显。在卫生组织做出的众多极具价值的贡献中,有一项最不引人注目,那就是它在农村卫生、住房、学童健康、健康中心和体育教学等领域所开展的重要研究,这在总体上推动了健康促进理念的发展。此外,由于技术研究的突破,就梅毒血清学检测和治疗用生物制品标准化等重要事项,有可能达成国际协定。

然而,从长远来看,比上述成就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卫生组织首次尝试建立一个有效机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地对疾病问题展开反击。疟疾的大肆传播是一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灾难,卫生组织通过下属的疟疾委员会控制住了疫情。通过广泛的实地考察和多次会议,委员会成功地制订出一个可被欧洲、亚洲及美洲卫生工作者采纳的完备方案,作为后者行动的基础。类似的建设性措施还被应用到诸如结核病、梅毒、狂犬病、麻风病、癌症及昏睡病的防治上。除这些行动外,组织还为个别国家提供直接服务。1928年,希腊政府提出援助申请,要求重组其公共卫生系统,为此,卫生组织派出专家人员,并提供了相关资金。玻利维亚也接受了类似的援助,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卫生条件。1929年,卫生组织还向中国提供了直接技术援助,帮助制订卫生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控制斑疹伤寒的流行,波兰和罗马尼亚也获得了相同的服务,其他国家亦是如此。

卫生组织的部分活动是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其他组织合作开展的。早在1913年,基金会就成立了国际卫生委员会(现在的国际卫生司),这要归功于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的工作,这家委员会是为了消灭美国钩虫病疫情而在1909年成立的。国际卫生委员会的基本政策所遵循的原则是:社区卫生属政府职能,只有发展国家和地方卫生机构,包括人员和物资,帮助各国进行自助,才能在国际卫生领域取得长期、有效的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和支持基础研究;(2)通过提供财政援助或建立培训中心,教育和培养公共卫生人员;(3)成立示范点,或为建设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临时性的人员和资金援助。这三点基本上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卫生工作,特别是技术援助项目发展所依据的原则。在这一领域,洛克菲勒基金会取得的较为显著的成就包括:研制出了有效的黄热病疫苗,成功击退了1938年从非洲入侵巴西的冈比亚按蚊,以及为卫生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涉猎广泛的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