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kindle版mobi,azw3

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
书名: 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 作者: 魯德亞德•吉卜林 Joseph Rudyard Kipling 格式: AZW3 作者分类: Kipling, 魯德亞德•吉卜林 Joseph Rudyard

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kindle版mobi,azw3是吉卜林為摯女約瑟芬講述的床邊故事。好奇的小女孩腦袋裡總是充滿了「為什麼」,例如: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這麼長、花豹身上為什麼有美麗的斑點?為什麼犀牛外皮有粗又皺?螃蟹厲害的大鉗子怎麼來的?袋鼠強壯的雙腿是天生的?英文為什麼有26個字母?……《原來如此故事集》本書共有12探討萬物形成的故事,以孩童能理解的角度出發,結合想像與推理,說明自然界多采多姿的樣貌。這些動物寓言有意想不到的情節、誇張卻不失邏輯的描述,搭配細緻插圖和幽默的詞彙,讓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除了動物題材,有些故事甚至充滿創世奇想與文化典故,原創性十足,趣味百分百!

人類對神話的需求源於大腦的神經學機制。人類左腦中有「解譯器」的強大功能,尋求著對各種事物與現象的理解,並產生「解譯」世界萬物為何如此的需求與欲望。就像吉卜林所說的,那是由「七百萬個為什麼」所構成的。著名神經學家葛詹尼加(M.Gazzaniga)說:「人類左腦的解譯過程會蒐集所有輸入的資訊,將之放在一起,拼湊出合理的故事。」──此即敘事的神經學機制。

遠古時期的人類對萬事萬物所知甚少,但是他們腦中的「解譯器」功能就已經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他們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彙整一起,積極地編造各種創世神話。可以說,神話就是人類對自己所說的第一個故事──這是特屬於人類的有趣機制。此外,小孩喜歡問為什麼,而大人卻不喜歡孩子一直問些他不知道的問題,這兩種現象背後也有著共同的機制:一方面,我們極力想對萬事萬物有個理解,而另一方面,我們無法得到所有答案,哪怕是在如今科學昌明的二十一世紀。這種落差讓我們感到尷尬和窘迫,因此大人總不喜歡孩子問問題。為了彌平這個落差,遠古時期的人類開始編造故事來解答,同時預設了一個全知全能者──亦即神──的存在。也因此,人類最初的敘事多半以神話來呈現。

關於「解譯器」的機制,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evi-Strauss)認為,這是「所有藝術、詩歌、神話和美學性質的發明根源。」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吉卜林相當清楚神話的編造機制。面對女兒的提問,他在編造故事時就運用了世界各地的神話,將之重組,並召喚東、西方和非洲、澳洲及大洋洲等地的神祇來進行神話的偽造敘事。這一點在插圖中有大量的呈現,例如看守赤道的巨人莫爾和寇爾、穆斯林信仰中的沙漠精靈、古埃及神話中的托特神、黑人紋身習俗、北歐曙光女神、印度教的毘濕奴、馬來巫術、澳洲原住民或大洋洲美拉尼西亞神話中的神祇、馬雅雨神等……,插圖中甚至多處出現約瑟芬最喜歡的諾亞方舟玩具的圖像。因此,整本故事集簡直像是一種世界神話的奇妙混搭。

《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kindle版mobi,azw3》之犀牛的厚皮為什麼又粗又皺?

從前從前,紅海上離大陸不遠之處有一座無人島,上頭住了一個帕西人,他有一頂在日光下華麗無比、光彩奪目的帽子。這個帕西人住在海邊,他的全部財產就是那頂帽子、一把小刀和一座爐子──你絕對不可以碰的那種爐子。

有一天,他用麵粉、水、黑醋栗、梅子、糖還有其他材料,替自己做了一個兩呎寬、三呎厚的蛋糕。這是一個非常美味可口的超級大蛋糕。(像變魔術一樣了不起!)他把蛋糕放在爐子上烤(因為他是被允許以爐子烹煮食物的),他把蛋糕烤得焦焦黃黃,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但當他正要開動時,一隻犀牛從杳無人煙的內陸跑到海邊來。犀牛的鼻子上長著角,兩隻眼睛圓圓小小的,而且相當沒有禮貌。那個時候,犀牛身上的皮非常合身,上頭沒有任何皺褶,看起來就跟諾亞方舟上的犀牛一模一樣,不過當然大得多了。不過他本性難移──從前沒有禮貌,現在還是沒有禮貌,他永遠也學不會有禮貌。

他大吼一聲:「嚇!」帕西人馬上丟下蛋糕,爬到棕櫚樹的樹頂──全身上下,只剩頭上那頂在日光下華麗無比、光彩奪目的帽子。

《原來如此故事集: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kindle版mobi,azw3》下载:

 

 

支付 ¥10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8%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