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理論與喪屍mobi,azw3

國際政治理論與喪屍 Covid-19末日版
國際政治理論與喪屍 Covid-19末日版

國際政治理論與喪屍mobi,azw3电子书。病毒爆竄、大國角力,從「喪屍文化」理解國際政治架構的第一本書!「屍速列車」在想像中啟程,在現實中失控。各國官僚體系如何對抗「新冠病毒黑天鵝」?

美國政治理論明星學者、資深阿宅的「喪屍求生地圖」。一本看懂後Covid-19時代國際關係局勢!

導論……死靈族

世界政治中恐懼的來源不一而足:恐怖攻擊、奪命時疫、自然災害、氣候變遷、金融恐慌、核子擴散、種族衝突、全球網路戰爭、政治兩極分化、大國競爭等等。然而,縱觀文化上的時代精神,令人驚訝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竟成為國際關係中受人關注程度數一數二飛快增長的對象。沒錯,我說的是喪屍。

不論你稱它為什麼:食人鬼(ghouls)、死神(deadites)、廢物(rotters)、行屍(walkers)、臭鬼(stenches)、餓鬼(hungries)、死人頭(deadheads)、後人類(post-humans)、活死人(the mobile deceased)、假活人(the differently animated)、走肉幽靈(specter of the living dead),這對國際關係學者和我們藉以了解世界的理論來說,都是一個大大的難題。如果死者從墳墓裡復活並抓活人來飽餐一頓,那麼國際政治的不同理論會如何預測後續發生什麼?這些預測將多有效或將多麼糟糕?

正經的讀者可能認為這種問題荒謬可笑,但在流行文化中,對於食人鬼的恐懼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看書、看電影還是聽歌、玩遊戲,這一主題出現的頻率都在上升。如圖一所示,喪屍片的發行量在千禧年伊始就陡然增加。

……

關於喪屍網絡非常重要的說明

網絡分析已成為國際關係和學術研究的重要特色。179從恐怖組織到社會運動到全球價值鏈再到全球治理結構的各種行為者都具有網絡的屬性。學者對社交網絡影響世界政治的方式興趣極高,而國際關係的研究人員已經使用網絡分析來為那些實體的結構和行為進行建模。這些複雜結構的區別在於行為者(也稱為網絡分析中的節點)利用自身與其他行為者之關係(稱為繫帶〔ties〕)的程度。一些網絡可以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其中大多數節點與其他節點擁有相同數量的繫帶。反觀其他的一些網絡可能比較中心化,在這種情況下,其中一些關鍵節點會比其他行為者擁有壓倒性的、更多的繫帶。

網絡結構可以對參與之行為者的相對權力產生深遠影響。180這可以從網絡分析在關於二十一世紀霸權過渡的辯論中所扮演的角色中看出。許多國際關係學者主張,中國的能力水準不斷提高,此舉將取代美國的霸權地位。然而,網絡分析提供了更細膩的前景,因為它呈現出國際結構會增強而非分散中心節點的力量。根據這一分析,無論從結盟情況還是資本市場來看,美國的網絡力量仍然十分強大。

分析專家在處理網絡的方式上並不相同。有些學者將整個網絡視為一個單一的、一致的行為者,而其他人則將節點視為行為者,網絡的繫帶和結構對這些行為者起到約束的作用。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嘗試將網絡分析應用於活死人的議題上。喬治.羅梅羅二○○七年《死亡日記》(Diary of the Dead)的情節部分是由線上社交網絡所講述之喪屍大災難的故事,就像曹日亨二○二○年的《活著》一樣。

幾乎沒有證據足以說明,活死人可以行使甚至發現網絡形式的權力。有些例子顯示,如果喪屍占據一個中心節點,那將加速人類治理結構的崩潰,胡安.卡洛斯.弗雷斯納迪洛(Juan Carlos Fresnadillo)二○○七年的《28天毀滅倒數》即為一例。

……

安全部門人員的大規模棄逃和單位凝聚力的瓦解,這些都是羅梅羅電影中一再出現的主題。在一九八五年的《喪屍出籠》中,由士兵和科學家組成的特色團隊卻典型地呈現出組織功能的障礙。軍事領導人幾乎算是個神經病,而占主導地位的平民科學家也好不到哪裡去。在二○○五年的《活屍禁區》中,某個單位擺出流氓身段,向政治領導人物勒索。在二○○八年的《死亡日記》中,軍方唯一一次露面竟是為了掠奪平民的補給品。甚至研究恐慌社會學的人員也承認,「危機期間的官僚問題可能是災難電影唯一說對的一點。」

馬克斯.布魯克斯的作品還表明,軍事和民間機構都會在喪屍來襲之時犯下大錯。在他二○○六年的小說《末日之戰》中,食人鬼災禍最初會蔓延開來的一個明顯原因是:強勢的國家安全和情報機構都拒絕承認問題的嚴重性。當美軍在揚克斯戰役(Battle of Yonkers)中與喪屍進行第一次大規模交戰時,最後證明其戰術完全不適合這種情況。布魯克斯描寫了某個士兵的看法,這概括了所呈現的組織病態:

我們浪費了這麼多時間、這麼多心血來確定這些射擊位置。他們告訴我們要好好地「掩蔽和隱藏」。掩護和隱藏? 「掩蔽」是指具體的保護、常規的保護,免受小型武器和大砲或空投彈藥的傷害。這聽起來像要對付我們真正將要面對的敵人嗎?
讓我們穿上防彈衣?這到底是什麼奇葩想法?只因為媒體批評,在上一場戰爭中他們沒有預備足夠的防彈衣?為什麼和活屍搏鬥時需要頭盔?誰也沒考慮過,火砲戰需要多少發子彈才能持續打下去。……
你以為在整個軍事生涯中因為被「訓練」成瞄準中心射擊的能手後,現在你就突然有能耐每次都射中頭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