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波日本史·第八卷·帝国时期mobi,azw3

《帝国时期》是日本历史学家由井正臣的代表作。《帝国时期》作为岩波日本史系列的第八卷,介绍了1890至1952年的日本历史。1890年,是依据前一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召开第一次帝国议会的年份;1952年,则是《对日和平条约》(旧金山和约)生效的年份。在这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长期使用“大日本帝国”为国号,故而本卷被称为“帝国时期”。本卷承续上卷《明治维新》,全面回顾了改革之后的日本走向现代化、深度融入世界和不断发起、参与战争的历程。这段历史不仅给日本,而且给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影响至今的深刻变化。

作为研究日本近代史的专家,由井正臣以简明清晰的史笔再现了重要历史时点、历史事件上有关各方的博弈过程,更直面“战争为什么会发生”“避免战争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等历史之问,为如何看待这段复杂历史留下了一个严肃历史学家的视角和答案。

本书对于日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如何选择的战争的道路进行了精彩的分析,非常值得阅读。

面对实际上比称为“远东的危机”更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日本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基本方针体现在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九次议会(一八九五年十二月至一八九六年三月)审议通过的战后运筹方略之中。方略要点是将扩张军备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扩大产业基础、加强实业教育等。在议会召开之前,陆海军起草的扩张军备议案中,陆军要将现有的7个师团扩充为14个师团,海军要增加1万吨级的战舰6艘,新建包括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等合计74艘军舰,规模超过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两倍多。虽然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支付的赔款可以作为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同时要增加铺设铁路、发展电信、拓展海外航线等,再加上扩充产业基础等支出,增加税收就不可避免了。

一八九六年日本的年度支出总额为2.14亿日元,达到中日甲午战争前两倍的规模,其中军事经费开支占到了总额的43.5%,次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49.5%。第九次议会中新增了注册税、营业税,同时还决定提高酿酒税,实施烟草专卖等措施。

为实现战后的运筹部署,藩阀政府也修正了此前的超然主义政策,意识到有必要与政党联手合作。第四次议会之后就与藩阀政府不断接近的自由党,迫不及待地宣布与伊藤博文内阁联手。这样,第二次伊藤博文内阁公开与以板垣退助为党魁的自由党联手并参与第九次议会。一八九六年四月,板垣退助进入伊藤博文内阁担任内务大臣。第二次伊藤博文内阁之后是一八九六年九月成立的第二次松方正义内阁,在其与大隈重信率领的进步党(这一年三月以改进党为中心成立)联手中,大隈重信担任外务大臣,松方内阁也使为扩张军备而制定的巨额预算案得以通过。

但是松方正义内阁在一八九八年制定预算时,将地租税收比例由2.5%增加到3.7%以求填补缺口,此举再次激化了政党之间的对立,一八九七年年末松方正义内阁集体辞职。此后的第三次伊藤博文内阁同样未能解决这种对立。另外,一八九八年三月进行的大选中,反对地租增税的自由党和进步党获得压倒性胜利,六月,两党合并成立了宪政党。

在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的宪政党,使伊藤博文对解散议会已经不抱希望,表明了辞职的意图。但是,元老中找不到任何一个人想组建内阁。为此,伊藤博文向天皇推荐了宪政党的领导人大隈重信与板垣退助作为继任候选人。天皇命令大隈重信与板垣退助组建内阁,但是特别提及陆海军大臣除外。随后,天皇亲自命陆军大臣桂太郎与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留任。桂太郎与西乡从道以大隈重信承诺不改变军备扩张政策为条件答应留任。这固然是在山县有朋等人的要求之下而出现的,但必须说是天皇本人破坏了内阁的统一性。首相大隈重信、内务大臣板垣退助领导下的新政府,除了陆海军大臣之外所有内阁成员都是宪政党党员,这是日本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诞生的政党内阁(宪政党内阁也被称为“隈板内阁”)。

《岩波日本史·第八卷·帝国时期mobi,azw3》下载:

 

支付 ¥10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9%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