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进化:思想家贾雷德·戴蒙德 经典之作,带你性趣探秘,通过进化论的视角解释人类性行为的进化模式mobi,azw3

性的进化
性的进化

关于人类性征的进化,没有人比贾雷德·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进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作者运用科学推理的写作方法,带令读者踏上了一场探索人类性征进化的绝妙旅程。从一个谜团到另一个谜团,在抽丝剥茧般的叙述下,讲述有关人类的性与爱的永恒主题!

进化生物学家发现,动物的社会体系具有适应性,并且会进化。就连那些亲缘关系很近的不同物种都具有适应性和进化能力,无论它们是独居,还是生活在小群体中,抑或生活在大规模的种群中。社会行为也会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比如,物种的食物是源于一处还是多处,被掠食者袭击的风险是高还是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物种的生存方式:是独居还是群居能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率。

同样的道理,食物的来源、食肉动物的威胁和其他生物学上的特征也会影响性征的进化。有些性征也许要比其他方式更适于生存和繁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蚕食性伴侣。初看之下,这种行为与进化的逻辑截然相反。某些种类的蜘蛛和螳螂的雌性在交配刚刚结束,甚至还没完成时,就会将雄性吃掉。这种同类相食的习性显然得到了雄性的“认可”,因为这些物种的雄性会主动接近雌性,根本没有想要逃跑的意图,它们甚至会将头部和胸部送到雌性嘴边,任由雌性一口一口地将自己吃掉。而此时,雄性的腹部依然与雌性紧紧相连,只为在最后一刻完成关键任务:将精子射入雌性体内。

如果将自然选择的终极目标理解为实现生存率的最大化,那么这种自杀式的同类相食行为根本说不通。实际上,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传递的最大化。在多数情况下,生存不过是提高基因传递概率的一个策略。在基因传递的机会无法预测且非常难得的情况下,雌性营养条件的改善会增加延续该基因的后代的数量。

这正是那些种群密度较低的蜘蛛和螳螂所面临的现状。对于雄性而言,能遇到一只雌性已实属难得,这样的好事不太可能发生第二次,最佳的策略就是在遇到雌性并进行交配时尽可能多地留下携带有自身基因的后代。对于雌性来说,营养储备量越大,就会有越多的热量和蛋白质可供转移到卵中。而那些交配之后活着离开的雄性如果不能在万难之中碰到第二只雌性,接下来的生存就毫无意义。通过鼓励雌性将自己吃掉,雄性得以让雌性产下更多携带自身基因的卵。另外,雌性蜘蛛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将雄性蜘蛛吃掉这件事上,这也让雄性得以与雌性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配,进而将更多的精子送入雌性体内,使更多的卵受精。

《性的进化》下载:

 

支付 ¥5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10%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