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mobi,azw3电子书。寂寞已經悄悄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大規模的流行病,在世界各國,身陷寂寞的老人、獨身者與憂鬱症患者,都造成了日益沉重的醫療與社會負擔。這波心理疫情仍在逐漸擴大,但這場大流行是從何時開始、又是如何蔓延,卻一直缺乏足夠的關注與討論。
工業化程度愈高的國家,寂寞的問題就愈嚴重。在英國,甚至不得不成立「寂寞部長」來應對日益高漲的醫療與社會問題。現代寂寞是19世紀的產物,且新的寂寞類型還在不斷增加。在實體世界缺乏交流的人,在虛擬世界也很難.
關於寂寞,想必大家都有話可說,即使是不想說或不願意說吧,也一定有過寂寞的體驗藏在心裏,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冒出來,讓你重新回味當時的那種既愛又恨的感覺。我現在就常常想起我上大學的時候,放暑假了,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回家,先是呆在學校的宿舍裏。透過窗戶看去,平時喧嘩的學校現在出奇地安靜,寬寬的馬路明晃晃地擺在那裏,卻沒有行人的腳步踩在上面。那些馬路一定也很寂寞吧。然後就是我自己,一個人站在宿舍的窗戶邊,看著空蕩蕩的校園,偶爾,會看到一兩個人從下面走過,更平添一份寂寞之感。
寂寞時一種很寶貴的感受。現在生活忙碌,人連感受它的機會也很少了,少了寂寞,就好像少了觀照內心的機會,就好像把自己給丟了。
當「單獨」變成寂寞──一種現代情緒的誕生
要想瞭解寂寞在二十一世紀的盛行及意義,寂寞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段歷史卻幾乎一直受到忽視。當然,有人寫過關於寂寞的書──也有談論寂寞的廣播電台節目、電視節目及勵志指南,它們不僅哀嘆寂寞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健康與福祉問題,也擔憂寂寞是一種現代「流行病」。但寂寞的歷史、意義與其長久存在是如何呢?從寂寞的演變,或寂寞在英國的發展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寂寞」不論是做為一個詞,或者可能更具爭議性地做為一種經驗,都是相對現代的現象。讓我們先從語言說起。在某種程度上,語言在情緒史上是一項難題,因為我們一直不清楚情緒的感受(比如窺見情人時的心跳加速)是如何透過一種可用又適當的情緒語域(register)(在此例中指的是對情人的渴望)及其表達方式──可以是語言、文字、肢體或物質──清晰呈現出來。註47有些情緒痕跡比較容易恢復;一封憂傷的情書則比一條淚濕的手帕留存更久。情緒經驗與我們對該經驗的說詞之間往往也有落差──這是出於羞愧、自我否認或缺乏自我覺察所造成的。記錄過去的人──包括寫日記的人──並非誠實無祕密的,他們往往是為未來的觀眾而寫,並依此修飾自己的故事,不論觀眾是真人或是幻想人物。
即使我們揭露過去的情緒痕跡,它們的表達方式也可能讓我們感到陌生。舉例來說,交換家具或家用物品在過去被解讀為一種功利主義的成婚,而非表達深沉愛意與承諾的方式。註49寂寞同樣也出現了情緒語言的可變性。不過我依然認為,以目前形式體現的寂寞是一種晚近現象,至少在英國乃至後工業化的西方世界是如此。
……
餵養飢渴──物質性與寂寞的身體
寂寞可能難以定義。它沒有相反詞;它是完全主觀的,會隨著不同時空、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的不同生命階段而產生不同感知。兒童的寂寞感跟成人不同,而每個人和本書提及的每個社會群體的寂寞感也不一樣。此外,在探索寂寞的過程中,我們是以研究人員和人類的身份參與心理經驗、語言表現及身體經驗。雖然寂寞的心理學已經受到廣泛探討,強化了「寂寞是一種心理性、個人性經驗,而非生理性、社會性經驗」的概念,但寂寞的身體經驗卻一直遭到忽略。孤單的身體與周遭世界互動的方式也一樣。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很難將寂寞當作一種實質的生活經驗來界定、取得、描述,這種困難對於歷史學家又更為嚴重。
相較之下,獨處的物質文化則很容易探索:浴室裡只有一支牙刷;廚房裡只有一支叉子;門廳裡只整齊擺放著一雙鞋──但,單人的物品不等同於寂寞的物品,這又提醒了我們孤身一人跟感到孤單之間的差異。目前已有展覽探討獨處的物質文化,例如出生於羅馬尼亞的研究人員兼藝術家尚─洛林.斯特里安(Jean-Lorin Sterian)所舉辦的線上展覽。註427寂寞的物質文化則更常遭到忽視。然而,它卻對寂寞的經驗與溝通非常重要。舉例來說,探討健康的新唯物主義式研究方法就利用了「集群」(assemblage)的概念,描述身體在實質的人際「關係與情感」網路中的位置。註428如同所有的情緒狀態,寂寞不僅透過具身化原則來定義,其定義也在具身化原則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個人經驗是物質性且實體性的,同時也是象徵性及語言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