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惡人(人性本恶)kindle版mobi,azw3

我們都是惡人: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
我們都是惡人: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

我們都是惡人mobi,azw3:從人際關係到國際政治,由心理學認識人類生來就要作惡的本性,我們該如何與惡相處並利用其正面價值?人類是地球上最殘酷的物種?
文明是由殺戮本能發展而來?
如果人性確實本惡——
我們如何用「惡的力量」創造更好的社會?

現世如此紛亂,心理學的重要性不再亞於經濟、政治、軍事。
這可能是如今最需迫切閱讀的一本書!

点击下载:《我們都是惡人mobi,azw3》

從嬰兒的生存本能與死亡本能認識攻擊性的正面意義

梅蘭妮.克萊恩是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領域最知名的接班人,前文已提到她對未來的寄望。她格外重視人類的攻擊性,認為這項特質在生命誕生之初便開始運作。客觀而言,她提出的看法極難加以驗證,因為這代表嬰兒很早就擁有充滿幻想的內心世界,裡頭交織著愛與恨等激烈情感,可是無法直接觀察。她之所以假設這個內心世界的存在,是基於對孩童與成人日後回憶的分析。由於記憶是出了名地不牢靠,加上早期潛意識幻想出現在嬰兒具備語言能力之前,克萊恩女士的見解頂多屬於暫時的說明架構,提供一個可能的方向,讓學者研究充滿謎團的嬰幼兒發展,但因為無法以現有任何方法驗證或推翻,所以還不能視為嚴謹的科學假說。在此無意批評克萊恩女士的成就,她別具心裁的想像力提供了筆者一個可行的分析架構,讓原本模糊不清的心理現象變得容易理解。但必須牢記在心:任何關於嬰兒內心運作的說明,必定偏向解釋來龍去脈的故事,而非真正的事實陳述,因此相較於可供科學驗證的理論,更容易被一再修改。

梅蘭妮.克萊恩主張,每個嬰兒的內心都有愛恨衝突,從出生那刻起或可能更早就已存在。她認為「某程度而言,愛的能力與破壞的衝動是與生俱來,只是強度上會有個別差異,而且一開始就跟外在條件交互影響。」這種攻擊衝動極為強大,促使嬰兒感受到劇烈的焦慮,擔心危及自己的照顧者,同時也擔心自取滅亡:

生存本能與死亡本能之間的拉鋸戰,以及隨之而來的威脅──自我與目標可能被破壞的衝動給毀滅──正是嬰兒與母親最初建立關係的基本因素。

儘管梅蘭妮.克萊恩坦承道:「破壞的衝動強弱因人而異,卻是內心生活的必要部分,即使處於良性的環境亦然。」她仍認為這些衝動是源於死亡本能轉向外在的世界。她在著述中提到攻擊性時,往往不脫恨意、貪婪、羨慕和憤懣等範疇,幾乎未關注積極的面向。「死亡本能」的假說,似乎意味著攻擊性必然造成破壞,不讓抱持此想法的人看到任何積極進取的面向。

早在一九二八年,保羅.薛爾德註便寫道:

就我看來,死亡衝動的存在感覺值得懷疑。說不定,尋死的衝動是重生的渴望,只是偽裝成情慾的追求。對於外在世界的追求、想方設法掌握並主宰環境,我們似乎覺得再自然不過了,因此無法視為自我毀滅衝動的延伸。

這項觀點獲得當代動物行為學界的支持,即無論如何,在人類之外的動物身上,攻擊性都有其正面功能,同時保障了物種與個體的存續。

点击下载:《我們都是惡人mobi,azw3》

或者:

《我們都是惡人mobi,azw3》下载:

 

 

支付 ¥5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7%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