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mobi,azw3。這是一個克服憂鬱症的故事,也是一個與「失去」和解的故事,兩者密切相關。我之所以了解這點,不只是出於個人經驗,也因為我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專門治療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跋山涉水,我終於走出了憂鬱低谷,我知道,其他人也可以辦到。
身為醫師兼病患,嘉絲克醫師以誠摯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自己和眾多案例的病狀癥候及治癒的感人故事。她更以原創的新觀點,試圖讓讀者更全面、真確地「體會」憂鬱症患者的真正感受。她相信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傷害可以被有效控制,患者大有機會重拾生活的喜悅。
注意:本书是直排版的。
失去
導致憂鬱症發作的生活事件,通常有一個重要的共通點:與「失去」有關。有些人因為早年的生活經驗或家族史,導致性格特別脆弱,失去往往是造成他們憂鬱病發的原因。失去對我們意義重大的人事物時,也會使人感到悲傷。但悲傷是人之常情,那和憂鬱不同。我們可能為了失去摯愛、失去意義重大的工作、失去健康而悲傷。我們也可能因為夢想幻滅、永久錯失良機而悲傷。有時因應那些失落的想法和情感實在太痛苦了,使我們難以抽離情緒,一直沉溺在過往的記憶中,鑽牛角尖,放不下來,無法繼續前進。我們可能覺得失去那些東西後,人生不值得再走下去了,甚至覺得完全無法談論內心的感受。這種「複雜的悲傷」和憂鬱是難以區分的。
措手不及的人生巨變
一九八○年某個寒冷的一月天,下午一點半左右,一位護理人員來病房告訴我,有一通私人電話找我。當時我在愛丁堡某個比較高級的郊區小醫院裡擔任實習醫師,那家醫院專門為心臟病患進行復健。我在挑選專科並開始接受精神科的訓練以前,必須先實習一年,這時我已經實習快滿半年了。如今回想起來,實在有點諷刺,當時我面對的是心臟病患,而且我正打算成為我父親鄙視的精神科醫師。他鄙視精神科醫師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精神科醫師對我弟的精神狀況束手無策。聖誕節期間,我打電話回家,但沒有回家過節,我也沒在電話上跟父親講到話。事實上,我已經不記得最後一次跟他講話是什麼時候了。
愛
感覺被愛,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然而,「愛」很難定義,種類多元:有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有男女剛墜入愛河時,充滿情欲激情的浪漫之愛;也有伴侶相知相守多年的成熟之愛。愛可以是雙向或單向的,可以是傷人或療癒的。充滿愛的家庭可以預防我們日後陷入憂鬱,就像成年後充滿愛與支持的人際關係,也可以撫平童年承受的情緒創傷。不過,對愛感到失落,或是重要的人際關係破裂,都是重大的人生事件,那往往會引發憂鬱,重新喚起人生早年失落的痛苦。
愛情線索的解讀
我的患者泰瑞莎堅信,跟她住在同一條街上的某個男人深愛著她。
妳是怎麼知道的呢?」我問道。門診對她進行緊急診斷後,她答應住院治療。
「嗯,從很多事情判斷……」
「好,可以請妳詳細說明嗎?例如哪些事情呢?」我需要去了解,她是基於什麼原因而產生那樣的信念。專科主治醫師認為她的邏輯推論相當模糊。
「我走過他家時,我知道他在想我。」泰瑞莎是西班牙人,年近五十。她告訴我,當初她是因為嫁給英國人而來到英國的,但幾年後,他們離婚了,她獨自生活,平日擔任清潔工。她說話時,會熱切地揮舞雙手,邊說邊比。過去半年間,只要沒上班,她幾乎天天在那個男人的屋外徘徊,倚著人行道的燈柱,偶爾會瞥見那個男人的身影閃過窗邊。那個男人已經向警方抱怨過好幾次了,但泰瑞莎絲毫不以為意。
「那妳告訴我,妳怎麼知道他在想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