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mobi,azw3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封面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著名汉学家、《管锥编》译者艾朗诺“重塑”李清照,你所关心的关于李清照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上海古籍出品)mobi,azw3.《李清照及其接受史》是一部关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作者在古今浩繁的相关资料中爬梳抉择,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认为后人对李清照一代才女形象的认知和看待她的立场经历了层累性的改变,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惯常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的产物,只有经过传统这一棱镜的折射后,李清照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后人为了强化她的传统形象,在明代结集的李清照的作品中,甚至混杂了后起的拟伪之作。作者将数世纪以来外加于李清照的累赘层层剥离,以重构一个接近本来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橥数世纪以来颇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李清照始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偌大的例外。在同时代文人中,或正如众人所言,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她是唯一的一位作品获得经典地位的女作家。然而,简单地把她视为特例,将这位女子供奉进“伟大作家”的圣殿,此后便置之不顾,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事实表明,传统并没有如此轻易地接受这个例外。要把一位女子纳入文人圈,就必须对她的形象及其立场以微妙或不怎么微妙的方式加以改变,这些变化是本书的一大论题。本书的另一个任务是将数世纪以来外加于她的累赘层层剥离,看看一旦摆脱附会之言后,我们可以如何评说她。但剥离层累之历史的尝试本身绝非易事,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惯常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的产物,她本来的形象透过传统这一棱镜的折射后,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令情况更复杂的是,直到明代(1368—1644),她的作品才被结集,因此我们很有理由怀疑她的集子里鱼龙混杂,收入了原作、拟作及纯粹的伪作,拟作或伪作中有些作品是为了强化她的传统形象而写的。

第一章(“宋代的女作家”)对李清照时代业已问世的女性作品展开调查。与帝制时代晚期(lateimperialtimes)不同,宋代女作家被高度边缘化。我们主要从偶尔记载歌女的笔记得知,一些女伶能依曲制词,但这很少见,也正因稀罕才会被记录下来。人们在史料中也能见到有才华、善写诗的淑女,但这方面的文献依然很少。有证据表明,除李清照之外,宋代最有名的一位女作家很可能完全是杜撰的,她名下的诗歌是男性的伪托之作一。我们会遇到个难以绕开的话题,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非常突出:长久以来,男性业已培养出“男子作闺音”的文学技巧。在代女子立言的男性文人传统中,一位不平凡的女子若要以抒情言志的文人姿态登场,她所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本章讨论了当时十分少见的女子为文的情况,她们的作品被销毁——这或由女子自身所为(她们深谙自己所侵犯的世俗禁忌),或被保存原作的男性编者处理掉,这些论述试图为李清照创作成就的历史重估打下基础。中国文学史的现代书写将她纳入主流,在许多方面成果显著并值得称赞,但这也可能削弱对她文学造诣的历史评价。在当下的文学史中,李清照成为被赐予的对象:在众多伟大的男作家中,哦,对了,还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只有当我们重塑李清照曾经生活和写作的社会、人文世界,并理解那时的性别偏见(在现代标准下,这些偏见看来几乎不可思议),我们才能准确地评估李清照的成就。

接下来两章的论述转向李清照本人。第二章(“写作与争取认可的努力”)首先审视了李清照作品中描绘的创作状态,表明写作对于她的生命和自我形象有多么重要。这一章接下来处理有关李清照的最早评价。这些评价有的写于她生前,一方面赞许她的文才,另一方面却对她的为人有所非议,体现出耐人寻味的分歧。之后我们会考察她极具阳刚风格的诗作。某种程度上,这是她为了回应人们对她立志成为文人的身份质疑,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以期在男性主导的文学体裁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最后要讨论的是措辞颇为大胆的《词论》。李清照在文中抒发了对词体文学的独到见解,并奚落了前代最著名的男性文人词作。如果这篇词评以性别立场加以审视,那么它的开场白可被看成一种含蓄的自我表达,作者渴望自己能以文人身份被严肃地对待。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mobi,azw3下载:

 

支付 ¥10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7%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