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久之乱:“武者之世”的真正到来epub,mobi,azw3电子书。日本中世史研究权威、《镰仓殿的13人》首席历史顾问坂井孝一教授,全面呈现奠定日本700年权力关系格局的大乱世。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日本历史的专著。1219年,镰仓幕府的第三任将军源实朝遇刺身亡,他的死导致公武关系出现动荡。两年后,承久之乱爆发,朝廷方的掌权者后鸟羽上皇兴兵攻打当时执权的北条义时。然而,义时的嫡子泰时率领幕府大军进攻京都,击败了朝廷军,流放了后鸟羽等三位上皇。本书将讲述承久之乱这一事件,它导致了公武实力的剧变,并决定了中世社会的特征。
承久之乱发生于日本镰仓时代承久三年(1221年)。通常认为,这是以后鸟羽上皇为首的朝廷为打倒镰仓幕府而发起的战争。朝廷一方原本形势大好,但镰仓幕府迅速应战,发动大军攻向京都,最终朝廷一方惨败。承久之乱后,朝廷与幕府的实力关系发生了逆转。后鸟羽上皇等三位上皇遭到流放,镰仓幕府确立了对日本全国的控制,日本的权力从此倾向于幕府,真正的“武者之世”拉开了大幕。承久之乱因之成为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但是,朝廷与幕府的关系果真是对立的吗?后鸟羽上皇的目标是倒幕吗?本书力图抛开先入之见,还原历史实像,在院政及镰仓幕府成立、发展的历史大脉络中对承久之乱进行定位,对当时的朝幕关系以及后鸟羽上皇、源实朝等关键历史人物做出了全新的解读。
书名: 承久之乱:“武者之世”的真正到来(日本中世史研究权威、《镰仓殿的13人》首席历史顾问坂井孝一教授,全面呈现奠定日本700年权力关系格局的大乱世)
作者: 坂井孝一
格式: AZW3
院政的特征
以上的历史经过如实地展现出了院政的某些特征,即院、天皇及摄关的关系。一般来说,院政被理解为由院主导的专制政治。确实,院政具有很强的专制特质,但当时的观念认为天皇是国制机构上的正式帝王,而院只是非正式的存在。井原今朝雄认为,院政期的政治形态是天皇、摄政及院三者的共同执政,三者的实力关系直接决定着实时的院政决策。如果关白藤原师通贯彻强硬的政治姿态,且堀河意欲推行亲政,那么白河作为院只能做出让步。但是,师通、堀河先后去世,年幼的鸟羽与年轻的忠实成为天皇与摄政的话,就会令这种实力关系发生逆转。白河虽然位处非正式的立场,却可以对决定位阶 、官职的官职任命仪式(日语称“除目”),甚至皇位继承人的选定等重要朝政加以干涉,成为朝廷政治实质上的指导者以及最高权力的掌握者。这样的地位就是所谓的“治天之君”。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院开设的机构“院厅”的作用。过去,通常将院政期的院厅理解为政治的中心机构。但是,院厅可以参与的仅限院的家政问题,政务本身仍然由朝廷的太政官执行。元木泰雄认为,白河之所以可以按照自身意向运作太政官,是因为年轻的藤原忠实在出任摄政后便被其操控于股掌之间。
另外,据美川圭考证,在摄关政治时期,后三条、白河亲政时期以及堀河天皇在位的白河院政前期,政务基本由公卿会议(公卿指具有三位以上高级位阶的贵族,四位的参议也包括在内)审议决策,根据举行场所的不同,公卿会议的形式可以分为内里近卫阵座(在守卫内里武官“诘所”内设置的公卿坐席)的“阵定”(亦称“仗议”)、清凉殿(天皇日常居住的宫殿)昼御座前天皇亲临的“御前定”以及清凉殿殿上间的“殿上定”。但进入白河院政后期,重要的政务审议场所则变更至院御所,在院御所举行的会议成了“最高的审议机关”。
……
鸟羽院政
白河死后,鸟羽继而开始院政,并实施了与白河截然相反的人事布局。具体来说,即藤原忠实的复权及令改名泰子的勋子入宫。长承二年(1133)泰子入宫,时年39岁。在无望诞下皇子的前提下令泰子入宫,无疑是鸟羽与藤原忠实为彰显二者协作关系之举。泰子成为皇后,并且很快便获得了高阳院的女院封号。
另外,藤原忠实在隐居宇治期间,凭借其大殿(对曾经出任摄关职以及幕府将军职者的尊称)的隐然实力,成功使其精心栽培的次子藤原赖长跻身政界。对于长子藤原忠通而言,赖长是与他相差23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集其父万千期待于一身的藤原赖长,毅力过人,遍习四书、五经等政务必需之学问(汉学)。《愚管抄》甚至评价他为“日本第一大学生,和汉之才”。备受磨砺的藤原赖长,极具合理主义精神,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接人待物都极为严谨、严格,因此很快便成为人人敬畏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崇德之后,璋子(女院号待贤门院)还为鸟羽诞下了三位皇子。不过二宫、三宫先后夭折,仅四宫雅仁亲王(后来的后白河天皇)无拘无束地长大了。得到两位治天之君宠爱的璋子想必是位魅力非凡的女性。但帝王的宠爱最终还是转移到了院近臣末茂流藤原氏长实之女得子(女院号美福门院)身上。得子虽然年轻,却野心勃勃。保延五年(1139),得子产下皇子体仁,两年后的永治元年(1141),鸟羽便说服崇德将天皇位让给了年仅3岁的体仁,是为近卫天皇。据《愚管抄》记载,鸟羽劝说崇德以体仁为犹子(以他人之子为子嗣并予以扶持。不同于养子,与血亲父母的关系不变,亦不必改名),以让位“皇太子”的方式退位,这样崇德便可以主宰院政。但是,让位宣命(传达天皇命令的一种文书)上却写着让位“皇太弟”。在只有天皇的直系尊属(父亲、祖父、曾祖父等)才可以主宰院政的当时,崇德很快意识到鸟羽的游说只是一种谋略,但为时已晚。鸟羽与崇德的矛盾由此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