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襲經濟學:模仿如何激發創新mobi,azw3电子书。這在本書中,透過許多不同行業的故事舉例——時尚、美食、喜劇、橄欖球、字體、金融、音樂,我們可以看到,模仿與創新這把雙面刃,在某些情況下,限制的確保護了創新的根基,但在其他情況下,法律的不規範反而能促成更強大的創造力。 在這些特定的行業中,抄襲與模仿的盛行,非但沒有讓這些產業走向滅亡,反而帶起一波又一波的流行。
這本書主要探討了抄襲在經濟學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抄襲來激發創新。
在《抄襲經濟學:模仿如何激發創新》書中,作者指出了抄襲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他認為,抄襲可以促進技術的傳播和創新的發展。通過抄襲,企業可以更快地學習和掌握新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此外,抄襲還可以促進市場競爭,推動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
然而,作者也指出了抄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抄襲行為過度,可能會損害原創者的權益,減少他們對技術和創新的投入,進而抑制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
书名: 抄襲經濟學:模仿如何激發創新
作者: 卡爾・勞斯迪亞 & 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Kal
格式: AZW3
為什麼山寨合法?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奪目或流行的時尚設計不斷重構、解析,有時乾脆照抄。對於抄襲的抱怨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甚至更早。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保羅.尼斯特姆(Paul Nystrom)認為,「抄襲這種邪惡的行為遍及範圍之廣,令人難以置信。為了防止自己的設計落入模仿者或抄襲者之手,設計師們幾乎用盡一切方法,尤其是在設計產品上市之前。」然而,在美國,對於時尚設計的抄襲從來就不是違法行為,即便在紐約成為世界級時尚中心的今天依舊如此。
為何法律不保護時尚設計呢?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深入理解防範抄襲的法律架構中的若干細節。美國法律缺乏對時尚設計的保護,這並非有意為之。相反,這是美國版權法中一條普適性的原則自然引發的結果。這條原則是:所謂的「有用物品」(Useful articles)通常可以任意複製。「有用物品」指衣服、家居和燈具等貨物,它們包含的創意與其實用性緊密結合在一起。油畫並沒有實際功能,而連身裙則具有使用性,即便後者同時也是一件藝術品。版權法基本上只關注那些沒有實際功能(如音樂)或功能性極其低下的藝術形式。
有用物品的概念造就了一些奇怪的現象。珠寶可以申請版權,因為人們認為珠寶是裝飾性的,沒有實用性。但一件幾乎無法蔽體的華麗連身裙卻被認為是「實用」的,因此不受版權保護。二維的時尚設計圖作為圖畫受到保護,而依據設計圖製造的三維的服裝卻不受保護。「保護二維,忽略三維」的基本原則同樣適用於布料印花。印花布和油印畫或手繪圖畫一樣,能夠獲得版權保護,但將這塊布剪裁、塑形之後製成的服裝則任君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