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应许mobi,azw3电子书。与苏格拉底对话、和马克思聊天!分分钟可以读完的西方政治哲学简史!本书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
为什么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判处死刑?为什么他宁死也不放弃原则?为什么柏拉图要创建理想国?……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听阿伦特讲述一个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故事。
书名: 政治的应许
作者: 汉娜·阿伦特 & 杰罗姆·科恩
格式: AZW3
孟德斯鸠对传统的修正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政体归纳为三种:君主政体(monarchy)、共和政体(republic)和专制政体(tyranny),并同时引入一种全新的区分:“Ily a cette différence entre la nature du gouvernement et son principe que sa nature est ce qui le fait être tel, et son principe ce qui le fait agir”(III,1)52,也就是说,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政体之所是,而政体的原则决定了政体的行动和举措。孟德斯鸠解释说,他所谓的“性质”指的是“特定的政体架构”,而“原则”指的是,正如我们马上会看到的,得以激发政体活力的东西。孟德斯鸠对政体的性质、本质和特定架构的描述并无新意,但他观察到,政体架构本身是全然无法行动或运作的。53每个政体的具体行动以及生活在不同政体中的公民的具体行动,并不能根据对权力和法律的传统定义使这两大概念支柱得到解释。传统上把权力定义为在统治与被统治之间做出区分;将法律定义为对权力的限制。据我所知,是孟德斯鸠首先为政体这种奇特的静止不动找到了原因。原因就在于:在柏拉图式的原初意义上,政体的所谓“性质”或“本质”,从语词的定义上就暗示了永恒性;而当柏拉图寻求所有政体中的最好政体时,可以说这种永恒性甚至变得更加永恒了。孟德斯鸠认为,最好的政体理所当然也将是历经不断变幻的人类环境而最不可改变和不可更易的。对孟德斯鸠而言,能够证明专制是最差政体的终极证据便是:专制最可能从内部受到破坏——它会因其自身性质而衰亡,而其他政体则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而受到破坏的。不是在《理想国》或《政治家篇》,而仅仅是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法律通过适当的设计,能够以守法性(lawfulness)本身来防止政体任何可能的腐坏,而腐坏是柏拉图所考虑到的唯一的变化。但孟德斯鸠所理解的守法性只是对行动设定限制,但不能激发行动。一个自由社会中,法律的伟大性在于它从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换言之,恰恰是由于孟德斯鸠把政府的守法性作为出发点,他才看到,对于政府而言,必须要有超出法律和权力之外的东西才能解释生活于法律的围墙之内的公民真实而不间断的行动,也才能解释“精神”上明显迥异的各种政体本身的不同表现。
……
贬黜政治的一个更大的后果或许是:在视起源(origin)和法则(archē)为一回事的哲学看来,政治自身甚至没有一个起源——政治的产生仅仅是因为生物性需求这样基本的、前政治的事实,它使得人们在艰难的谋生中彼此需要。换言之,政治在双重意义上是衍生性的:政治起源于生物性生存的前政治事实;政治终结于人类命运的后政治的最高可能性。既然必须从事劳动是人类前政治的生存之必需施加于人的诅咒,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说,劳动自下对政治予以限制;而哲学自上对政治予以限制。劳动和哲学都被排除在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之外,劳动是政治卑微的起源,而哲学是政治崇高的目标和目的。政治与柏拉图《理想国》中卫国者阶层的活动非常类似,一方面政治被认为是监督和管理生计以及基本的必要劳动,另一方面政治又从与政治无关的哲学观看(theōria)中获得自身的秩序。柏拉图所要求的哲人王并不意味着哲学本身应该或能够在理想政体中实现,而是说统治者对哲学的评价高于其他任何活动,能够以一种令哲学得以存在的方式进行统治,也就是说令哲学家拥有闲暇(Scholē),不受那些由共同生活所带来的麻烦的干扰。而那些麻烦最初是源于人类生活的种种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