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科学漫游指南epub,mobi,azw3电子书(60年经典科普期刊《新科学家》出品,牛津剑桥等一线学者撰写,深入了解8大未来核心学科。脑科学、粒子物理、生命进化、数学、宇宙、地球科学、人工智能、人类学快速入门)(套装共8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8大未来更具前景的重要领域:天体物理、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粒子物理、生命进化、人类起源、脑科学、地球地质、数学之美,通览各学科知识内核,一本书奠定一门学科的基础架构,短时间即可快速打通一个领域。
书名: 新科学漫游指南(60年经典科普期刊《新科学家》出品,牛津剑桥等一线学者撰写,深入了解8大未来核心学科。脑科学、粒子物理、生命进化、数学、宇宙、地球科学、人工智能、人类学快速入门)(套装共8册) (未读·探索家)
作者: [英]《新科学家》杂志
格式: AZW3
宇宙中唯一的家
有时候,常规事件会产生异常结果。这是46亿年前在一个不起眼的旋涡星系中发生的事情。
体积庞大的一团气体和尘埃开始坍缩成一团稠密的物质。随着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它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增加,直到引发核聚变。它释放了大量的能量,这标志着一颗恒星的诞生。
究竟是什么力量开启了这一过程,我们并不清楚,但它之前已经出现过无数次了,而这颗恒星本身也没什么特别的。
当这颗新生恒星开始自转时,较小的天体在围绕它的轨道上逐渐合并。气体分子和尘埃粒子融合形成岩石大小的物体,碰撞形成巨石,然后形成“星子”。它们不断增加的引力吸引了更多的物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系列炽热、熔融的行星。
八颗行星形成了,在第三颗行星上发生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适当的条件使生命得以出现并繁荣,最终,进化出了智慧生命。作为智慧生命,我们人类会思考这颗星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如何孕育生命的。我们把这里的星系称为太阳系,称呼那颗恒星为“太阳”,称呼我们的行星为“地球”。
……
进化论的基因革命
我们今天对进化论的理解起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的结合。其中一种来源于19世纪50年代在摩拉维亚的修道院研究豌豆的一位修士;另一种则来源于达尔文和华莱士。
尽管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和查尔斯·达尔文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二人素未谋面,达尔文也不了解孟德尔的研究。事后看来,这两个人的研究工作的结合似乎是一次天作之合(如果你是神创论者的话,那他们二人就是“狼狈为奸”了)。事实上,多年以来,孟德尔的遗传研究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之间存在的关联并不明显。这幅拼图花了将近60年的时间才拼凑到一起,形成了进化论的“现代综合论”,从遗传学的角度阐述了达尔文的观点。
这种新的理解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耗费了这么长时间才问世?
这要从自然选择本身开始解释。根据自然选择,唯有最适者——对当地环境最为适应者——才能生存和繁衍,这样一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就会逐渐发生转变。19世纪中叶,许多生物学家已经接受了进化论思想,但对于“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这种手段发生的”这一观念却存在着相当强烈的反对意见。
这种作用机制的合理性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有益的性状基本上可以完好无损地代代相传。当然,那时尚不清楚这是怎么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