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韓國史epub

極簡韓國史

古朝鮮・三韓・統一新羅・兩班・三國史記・朝鮮王朝
訓民正音・倭亂・大韓帝國・日本統治・分裂與戰爭・漢江奇蹟

以電視影集與流行音樂為核心,帶動明星偶像、時尚服飾席捲全球的韓流熱潮;料理必定少不了的泡菜與辣椒、以湯為主食的飲食文化、近年榮登暢銷榜單的燒酒;亞洲最早的職業足球聯賽K聯賽、世界第五大核電生產國,卻同時也是綠能發展強國;曾經隸屬於中國藩屬國,經歷日本殖民統治後,韓國是如何在戰後崛起,創造出「漢江奇蹟」,成為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世界主要經濟體?

韓國位處朝鮮半島的南端,與北朝鮮沿著38度線邊界分隔對峙。朝鮮半島地區因居於大陸邊陲,又與日本列島隔著日本海與對馬諸島相望,在文明史上持續扮演著橋梁的角色,卻也因此長期捲入東亞政局的動盪。這個距離台灣不遠、同樣以出口導向發展貿易經濟的年輕國家,近年來以KPOP、電影劇集引領東亞流行文化,然而我們對其過往的歷史卻並不熟悉。

本書是由日本專長為韓國史的學者,以最簡單好懂的時間進程,娓娓道來朝鮮半島的起源和政權遞嬗,並以韓國為中心,講述南北分裂至今的近程。

來自中國的流亡王族

檀君禪讓的對象──箕子又是何方神聖呢?其實他並非出身朝鮮半島,是中國古代王朝──商朝的王公貴族。他身為商朝紂王的叔父,原本在北方統治箕國,卻因進諫疏於政務的紂王而淪為奴隸。

後來其他新崛起的勢力擊潰紂王,隨著商朝滅亡,箕子一同與商朝遺民逃到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在中國成立新王朝的周朝第一任君主──武王有感箕子是位賢者,便封他為侯,命箕子統治朝鮮地區。由箕子一族統治的朝鮮國在後世就稱為箕子朝鮮,傳說中箕子教導朝鮮人民禮儀規範、農事與養蠶等技術,並頒布法律《犯禁八條》。《犯禁八條》的細節並沒有流傳下來,但據說是類似「殺人者死罪」、「傷人者應賠償穀物」這類刑罰規章。

雖然箕子是歷史上實際存在的人物,但有關他逃到朝鮮並統治該地區的最早歷史紀錄,卻是中國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一世紀間編撰的史書《史記》與《漢書》。成書於此前的史籍並沒有提及。

箕子朝鮮從西元前十二世紀開始持續了近一千年,期間的動向幾乎無從得知。從中國史書《魏略》可以得知,箕子的後代脫離周朝統治自立為王,與相鄰的燕國形成對立關係。

西元前二二一年,秦朝統一中國,秦始皇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在遼東地區建築起綿延高聳的城牆(長城)。史書《魏略》記載箕子朝鮮的君主驕虐無道,畏懼大秦的國力而臣服。秦始皇駕崩後不到五年,秦朝隨即滅亡,迎來項羽與劉邦兩大勢力激烈鬥爭的時代,許多人民為了逃離戰火而遷向朝鮮半島。

因此緊接在檀君朝鮮之後的箕子王朝同樣傳說色彩極濃,很難視為實際存在的史實。箕子朝鮮時代遺留下來的文物包括琵琶型銅劍、美松里型土器、石棺墓、石棚墓等,卻不足以證明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如前所述,西元前四世紀左右在朝鮮半島西北部至中國遼東地區之間,真的有個名為「朝鮮」勢力存在。因此普遍認為是後世將這個朝鮮與箕子朝鮮連結在一起。

真實存在的古王朝

古朝鮮中唯一在學術界認同為實際存在過的朝代是衛氏朝鮮,建國者是燕國出身的衛滿。

西元前二○二年,劉邦戰勝項羽,登基為帝,再次開創統一王朝漢朝(西漢)。可是劉邦很快就開始畏懼立下戰功的部屬分封各地,成為諸侯王後會擁兵奪權,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政治肅清。封地位於東北的燕王舉兵反叛,最後敗北逃往北方。此時,燕王麾下的衛滿帶著部下亡命朝鮮。當時箕子朝鮮的君主箕否之子──箕準信賴衛滿,便交付西部守備的要務,並賦予自治權。衛滿接收了數萬名從西漢流亡而來的人民,勢力逐漸壯大,不久後便以護衛箕準的名義直搗首都王險城(現在的平壤市),篡奪王位。箕準無計可施,只能逃亡。

衛滿從箕子的末裔箕準手中奪走王位這一事件,僅出現在《魏略》,稍微缺乏可信度。但是衛滿率眾逃往朝鮮並建國一事,卻普遍公認為史實。據信衛氏朝鮮創立於西元前一九五年,衛滿繼承前王朝,以王險城為首都,並以流亡朝鮮的人們為核心,同時廣納當地的世家大族,逐漸鞏固政權的基盤。另一方面,衛氏朝鮮也對漢朝俯首稱臣,由此獲得自治權。

衛氏朝鮮透過農耕以及與漢朝的貿易而繁盛,但是衛滿之孫──衛右渠卻妨礙周邊國家對漢朝的朝貢(參照圖示),因此遭到漢朝第七代皇帝漢武帝攻打。衛氏朝鮮於西元前一○八年滅亡,同時也迎來古朝鮮的結束。

耐人尋味的朝鮮半島偉人①

檀君在現在的平壤建築了首都──王險城,後來又將首都遷至推測是現在北朝鮮黃海南道九月山的地方後,正式在此治理國家。

儘管檀君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但是十三世紀左右人們開始推崇檀君是朝鮮民族的始祖。1949年韓國政府為了紀念檀君朝鮮的建國,便將10月3日定為國定假日「開天節」。後來韓國更開始使用檀君紀元法(檀紀),依據據信為檀君即位的西元前2333年定為元年,官方並在1948~1961年間使用這套曆法。

後來在北朝鮮平壤郊外發現據說是檀君陵的石塚,將挖掘出的人骨送交北朝鮮學術機構鑑定後,判定是約五千年前的骨骸。不過這只是北朝鮮單方面的說詞,與傳說中的檀君紀元也有數百年的落差,所以是否真為檀君陵仍有待商榷。

epub下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