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是一部研究国民党统治的专著,作者是个外国人,属于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一种。
对国民党的研究,所在繁多,大抵是从国民党本身的性质和作为上入手,论证国民党之所以失去中国的原因。这本书也不例外,特别选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十几年的时间,从党政军等各方面论证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因为是国内出版,相比有些内容是受过审查的。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而得以开拓。
在国民党内,总还是常有一些人主张实现党的土地改革纲领的。
例如,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内的一批年轻“激进派”成功地鼓动通过了一项党的决议,提出把所有农地分配给耕者,消除地主所有制。战后不久,政府也再次明令一切地租都削减25%。所有这些善意的主张都归于徒劳。由于与CC集团有着密切联系的保守派的反对,1947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放弃了党关于立即进行土地重新分配的重要政策,以一个更为温和的改革计划取而代之。对于土地改革的反对在地方上甚至更为激烈。例如在湖南,一位主张进行改革的人被暗杀了。在所有的地方地主们挫败了那些减少地租或削减他们特权的企图。因此,战后两年,由于惰性和故意阻碍,国民党向他们声称的农业改革的目标并未有任何可以看得见的推进。
然而,到了1948年,共产党的“造反”已经转入攻势。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之感。国民党阵营中的许多人突然意识到,那些无知的卑贱的农民的生计与他们政府的衰竭和共产党的活力有着某种根本的关系因此,农村改革获得了一个新的不同寻常的促进。杂志、报纸和公共集会为专家们提供了论坛,所有这些人都提出了农村危机的解决方案。立法院从7月开始,对土地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1948年9月1日,86位立法委员终于提出一个议案,它主张废除租佃制,使每一个农民都成为他的土地的主人。议案的提议者解释说,土地问题十分严重,它是“灾难的根源,国家存亡的关键”。他们宣称,通过消灭地主所有制,“叛匪将无法制造混乱,造反的因素可被消除”。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