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kindle版mobi,azw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mobi,azw3: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在龐大的社會價值下,媽媽容易忽略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致使迷失自我,失去自信,跟隨外界評價飄來盪去,內心徬徨失措,
最後,可能不自覺地與親子、婚姻、家庭關係糾結成一團亂麻死結。
我們期望能夠藉著這本書,讓媽媽能夠獲得一點釋放自己,學習放下、自我和解的空間。

媽媽在情緒上會有一些風險,像是憂鬱症的盛行率高於男性,還有生理變化,包括懷孕生產、月經、更年期等,也會讓女性的情緒有大幅的起伏。

下载:《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mobi,azw3》

女性的先天生理結構上,一般來說,情緒敏感度比較高,也比較願意自我表達。所以在情緒表現上,包括頻率、強度、持續時間,波動可能就比較劇烈,以至於有時會進入讓自己或家人處在不舒服的狀態,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但倒不是要將所有媽媽的情緒與因情緒而起的行為合理化,而是理解比指責更重要,雖然某些話語或議題本身,僅僅是原原本本地表達出來就像一種指責。但透過理解,走向覺察療癒,這是我比較在意的事。

再來,媽媽小時候是一個女孩,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時常被要求貼心。所謂的貼心,就是要覺察他人情感,然後盡量使他人愉悅──即使這可能代表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不少父母想要女兒,其實是想要有被愛、被體貼的感覺,少數父母比孩子更為頻繁地討愛。所以孩子可能為了生存,在生命早期就被迫扮演愛的提供者,而非接受者。

進入家庭之後,要打理一個家,不太可能忽略情緒這個重要的元素。像是家庭氣氛的經營,還有媽媽帶著什麼樣的情緒,跟家庭成員互動,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情緒也跟動機有關,媽媽要叫得動家庭成員,進行合適的家庭分工,就不能忽視情緒與動機。因此所謂「相夫教子」,這個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在跟家庭成員的情緒互動。

那麼,媽媽跟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又或者說牽扯,就會比較深,這是我們大致能體會到的事。然而,其中是有風險的,我們很容易忽略這點。

假設媽媽是一項工作,那這個風險可以想成職業傷害。譬如情緒是雙向的,不是只有媽媽影響大家,每一個人都可能影響媽媽,都可能造成媽媽的情緒拉扯。
很多爸爸遇到孩子來跟自己講家裡的事,或者孩子提出請求,爸爸的反應往往是「去找媽媽!」處理家事,重要的是要耐煩,當家事推給媽媽處理,幾乎等於把煩躁也一併推給了媽媽。

下载:《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mobi,az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