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kindle版mobi,azw3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中下)
书名: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套装上中下3册) 作者: 陆南泉 书号: 9787501194049 格式: AZW3 出版商: 新华出版社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中下)mobi,azw3(著名专家学者全面深刻对苏联问题的权威解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客观的评析,指出它在苏联建国初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思想僵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改革,使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妨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在分析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这一重要问题时,以邓小平“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一理论观点为指导,明确指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及体现这一模式的体制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党的问题也只有从制度中去考察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因为党的问题本身就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认为,以制度与体现制度的体制作为分析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斯大林和他的接班人问题

从1929年独揽大权算起,斯大林单独执政了24年。斯大林考虑过接班人问题没有呢?他谈论过接班人问题。1923年4月在俄共十二大上斯大林就大谈接班人问题。

斯大林在中央组织报告中说,要谈谈改善中央机关的问题,即扩大中央委员会的问题。他说:“我们党的中央机关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有27个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而中央委员会里有一个10人到15人组成的核心,这些人在领导我们的机关的政治和经济工作方面已经熟练到有使自己变成领导术士的危险。这也许是好的,但是这也有很危险的一面,因为这些同志既然在领导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他们就可能沾染上自负的习气,就可能故步自封,脱离群众工作……如果他们的周围没有同地方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未来新一代的领导者,那么这些高度熟练的人就完全有可能僵化和脱离群众。”斯大林提出的第二点理由是,领导班子“老化”:“中央委员会里富有领导经验的核心在逐渐衰老,它需要接班人。弗拉基米尔 · 伊里奇的健康状况你们是知道的。中央委员会基本核心里的其他委员的年龄也相当大了,你们也是知道的。但新的接班人还没有,——不幸就在这里。”他认为现在是考虑培养新的接班人的时候了。

然而所谓班子“老化”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1922年9月2日,列宁同他的妹妹玛丽亚 · 伊利尼奇娜谈起革命家的青春问题,说起最亲密的同志中谁多大岁数,哪一代人进入中央委员会。他发挥一个想法,中央委员会应有几代人参加:50岁、40岁、30岁和20岁。这样青年人就能参加中央委员会的工作,逐渐熟悉和习惯于这个工作。中央委员会就能“永葆青春”了。

斯大林的秘书巴让诺夫的回忆录中也说,1922年列宁曾经在政治局会议上说:“同志们,我们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而你们,同志们,大家都是40来岁的人。我们应当培养接班人,培养30来岁和20来岁的人,要从中选拔并培养他们逐渐担负起领导工作。”

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挽救因体制弊端和领袖个人错误所造成的合法性危机,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例如,苏共二十大揭开了斯大林问题的盖子,通过对一系列冤假错案的清理和平反,消除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酿成的严重后果,健全民主法制,消除安全部门的特殊权力等。此外,赫鲁晓夫还通过取消义务交售制、在意识形态领域“解冻”、取消领导人的终身制、缓和国际局势等举措,改革内外政策,推进国家发展。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做为克服执政的合法性危机,开拓合法性资源的积极之举。但是赫鲁晓夫对苏共执政的合法性意识,在主观上仍然处于缺失状态。赫鲁晓夫只是对斯大林个人及其做法进行了批评,而并未对苏共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加以检讨。因此,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继续着斯大林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尽管赫鲁晓夫剥离了体制的残暴性质,但党政不分、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等结构性缺陷没有解决,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突破。总之,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斯大林遗留下来的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危机。

勃列日涅夫时期以“停滞”、“稳定”而著称于世。李普塞特认为,长期的稳定可以给予一个政治系统以合法性。由此观之,似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执政的合法性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事实却与此相反。勃列日涅夫在把赫鲁晓夫赶下台之后,并未对原先的体制进行过任何改革,反而将原先一些改革成果丧失,这无疑加重了体制性的腐败和危机,也使得以前潜在的合法性危机有了“显化”的可能。只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合法性危机并未爆发,仍然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情况给人一种“国泰民安”的假象。但这种“稳定”——我们暂且称之为“勃列日涅夫式稳定”——是依靠当时独特的社会结构、体制安排、意识形态的刚性以及苏联和外部世界的紧张关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停滞下的稳定,犹如地震发生前的寂静,一旦条件成熟,便将以剧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勃列日涅夫时期不思改革、僵化保守、老人政治、官僚统治集团以及对外的扩张称霸,这样的内外政策几乎吃空了苏共所有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为其继任者留下的只能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政治危局。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中下)mobi,azw3》下载:

 

 

支付 ¥10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6%的内容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