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並非獨攬大權的刻板軍人,他如何重視並運用人才智囊,影響近代中國命運?讓我們剖析這位軍事強人的人才庫。
蔣介石出身軍旅,與知識界無甚淵源。北伐統一後,面對百廢待興,他常感人才匱乏。九一八事變後,他成立智囊機構,延攬青壯學者專家獻策,不僅鞏固政權,也提升個人形象。這些由蔣直接掌控的機構,在穩定環境下能規劃建設並逐步實施。但當這些講求科學決策、不重意識形態的專家進入行政體系,表現參差:在文教、外交等專業領域較出色,其他領域則未必勝過一般官僚,因缺乏歷練與政治手腕,對抗中共更非其所能。此外,智囊的高效仰賴蔣的掌控,無法複製到一般體系,反而擾亂正常運作,降低黨政效率,助長「學而優則仕」與迷信「科學管理」的風氣,弊端至今未消。
除智囊外,蔣在黨內設中央訓練團及訓練班,在侍從室置人事處,管理人才建檔、選訓與分發。但訓練缺乏核心思想,成效不彰;派系掣肘也限制人才庫功能,與國民黨以黨領政的理念背道而馳。
得人才得天下,失人才失天下。本書挑戰學界研究典範,為民國政治與學術史提供新視角,政商人士及關注歷史的讀者亦可從中獲益。
作者簡介
張瑞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兼副所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所、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問學者,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客員研究員,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客座特聘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要著作包括專書:《平漢鐵路與華北的經濟發展(1905—1937)》、《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管理的研究:政治層面的分析(1876—1937)》、《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無聲的要角:蔣介石的侍從室與戰時中國》、《抗日戰爭與戰時體例》(合著)及論文集《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
馮啟宏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副教授兼研發長、大仁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處長,現任臺灣崑山科技大學旅遊文化系教授兼民生應用學院院長。主要著作包括專書:《政治大學歷史叢書第一輯:法西斯主義與中國三○年代政治》、《戰國策派之研究》及《從講習所到研究院:國民黨的幹部訓練》及相關論文數十篇。
ISBN:9789570535983
EISBN:9789570536089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檔案大小:1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