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臺灣史epub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橫跨約三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政治及社會面貌;以生動故事的敘述方式,糾舉歷史記載的謬誤,並配合古蹟實地勘查照片與史料老照片加以說明,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以期完整呈現近代臺灣政經發展的真貌。
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一六八四年,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三百年來,歷經甲午戰敗後簽訂《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始長達五十餘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不同制度與民族性的融合激盪。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展開另一波政經上的統治與文化調和,臺灣歷經戒嚴、報禁到開放,隨著一九七二年國父紀念館落成,偉人步入殿堂,當代臺灣走向另一番民主新貌……
若以臺灣人對商業的敏感度,應該會有發達的紡織業﹔但施琅來臺後,才發現臺灣擁有一切日用所需,卻獨缺紡織品。可能因為清初來臺的人多是單身漢,臺灣成為「男耕女不織」的社會。由於臺灣婦女不種桑養蠶、也不種棉花苧麻、不織布,卻追求服飾美豔,遊手好閒又懶惰,藍鼎元建議臺灣應該種木棉和苧麻,讓婦女可以織衣,以養成勤儉的風氣。
根據美國學者白馥蘭(Francesca Bray)的研究,中國傳統課稅的主要項目是紡織與耕種,家庭成員以「男耕女織」分工,完成最基本的農家生產。南宋建都杭州後,因大量的北方農民和工匠遷到江南,杭州等江南城市成為絲織產區,取代了農家生產的絲布。
隨後,絲織業又被棉布業取代。元代開始建立棉布業[7]後,棉正式列入稅收項目,並享有比其他織物更優惠的稅率。到了明代,紡織利潤比農耕獲利更高的地方,男人乾脆加入紡織的行列。
江南地區的家庭式生產至清代仍持續進行,男人在織布機上工作,女人則負責紡紗捲線。江南成為棉紡織業的專業生產地區,從明末到清代中期約二百年間,產量成長一倍。
其實包括施琅、藍鼎元等清朝官員倡議在臺發展紡織業的思維,來自清代建國後刻意營造的價值觀[8],清初皇帝為證明滿族統治中國的正當性,特別強調要建立「男耕女織」的社會,以與儒家結盟。但清領時期的臺灣,因兩岸逐漸形成「區域分工」的經濟模式[9],透過貿易方式購買江南的布匹,臺灣婦女不需織布。
但因臺灣人追求華麗衣飾,對女紅刺繡的需求也很高。臺灣婦女以刺繡聞名,連橫《臺灣通史》就提到:臺灣婦女刺繡精巧,贏過蘇杭等地。當時臺灣名媛以刺繡來自我誇耀,貧女單靠刺繡就足以撐起家計。手藝巧的人不僅能糊口,還有盈餘,收入比紡織還高。刺繡既是早期臺灣女子的才藝表現,也是由女子負責的一項生產事業,更可說是由女子主導的一種文化現象。
當時臺灣輸出到對岸的商品,除了一般熟知的蔗糖、稻米,更有賺頭的其實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染料──藍靛。大陸生產的藍靛,以福建的品質最佳,早在荷蘭時期就有福建移民將藍草引入臺灣,臺灣藍草有兩大品種,其一是木藍,適合生長在日照充足、溫暖少寒風的地方,因繁殖力佳且體型高,在開墾之初可充當防風林,又因是豆科植物,可肥沃土壤。其二是山藍(或稱馬藍)(圖6),適合生長在陽光不充裕且潮濕的地方,被譽為是最易生長的植物。除了糧食作物番薯,藍草成為適合開闢臺灣山區的第一波經濟作物。
https://kendou.cc/product/%e8%a2%ab%e6%89%ad%e6%9b%b2%e7%9a%84%e8%87%ba%e7%81%a3%e5%8f%b2e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