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mobi,azw3

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
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豆瓣9.7!耶鲁大学教授菲利普·S. 戈尔斯基 经典社会学代表作!入选美国社会学会评选 十大社会学理论著作!对近代国家形构最富原创性和启发性的研究!】

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mobi,azw3【豆瓣9.7!耶鲁大学教授菲利普·S. 戈尔斯基 经典社会学代表作!入选美国社会学会评选 十大社会学理论著作!对近代国家形构最富原创性和启发性的研究!】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大多数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以国家为个案,本书却讲教派作为个案,在作者看来,宗教改革引发了一场波及广泛的深刻规训过程,可以称之为规训革命。这场变革大大增强了近代早期国家的权力,其影响在信奉加尔文主义的若干欧洲地区最为深远和彻底。这一观点兼具福柯与韦伯的色彩,堪称对近代国家形构最富原创性和启发性的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早期(early modern)国家,尤其是它的形态和形成过程。过去20年已有大量研究以此为主题;事实上,国家创建(state-formation)不仅是历史社会学的核心关注点,也是比较政治与社会史的研究热点。这一领域的所有研究几乎都以两个过程来解释国家的建设:16世纪的军事革命和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本书侧重于第三场革命的影响: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所引发的规训革命(disciplinary revolution)。具体来说,本书重点研究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在这场革命中的角色。我认为,通过打造和传播一整套规训技术与策略,加尔文(Calvin)及其追随者促成了宗教治理与社会控制的基本架构的建立,而这又成为欧洲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效仿对象。

要阐明这一点,也许最好以规训革命和工业革命做类比。多数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会同意,如果没有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将不可想象,或至少会大不相同,因为工业革命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仅如此,多数学者也会同意,如果没有蒸汽机,工业革命同样无法想象,因为蒸汽机开发了煤炭这一广为人知但少为人用的资源,并将其用于制造业和运输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力。因此,蒸汽机是首先释放了近代工业经济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人们以较少劳动量获得较多产出的功臣。

下载:《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mobi,azw3》

我认为,规训革命和近代国家之间也是一种类似的关系。和工业革命一样,规训革命改造了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它为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开创提供了新的机制。而且,同工业革命一样,规训革命也有一项核心技术推动力——监视技术,包括自我监视(self-observation)、相互监视(mutual observation)和上下级监视(hierarchical observation)。监视即为监督(surveillance),它为释放人类灵魂(另一种广为人知但少为人用的资源)的能量并以之服务于政治权力和统治提供了可能性。我认为,规训在近代政体中的作用同蒸汽机在近代经济中的作用是一样的:规训以较少的强制力和暴力塑造了较为顺从和勤勉的民众,从而不仅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管制力,也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榨取和强制能力。

在上面的简要概述之后,容我以更具分析性的语言重申我的观点。我希望解释的是一种新的治理架构(infrastructure of governance)在近代早期欧洲的出现,以及它逐渐为近代早期国家所吸纳和采用的过程。我认为,要解释这种治理的骤然强化,突破口就在于宗教改革所引发的规训革命。我所说的“治理架构”是一个行为和制度的网络;用福柯的话说,其目标是“管制品行”(the conduct of conduct),也就是控制行为,塑造主体性。我所说的“规训革命”指的是一场变革性斗争;它既可自下而上,也可自上而下;它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打造一种更为顺服的政体。从这个角度说,国家可以被界定为一个在特定领土范围内优先支配合法社会化手段(如果不是完全垄断的话)的“教牧”(pastoral)组织。

下载:《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mobi,az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