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mobi,azw3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mobi,azw3电子书。三十年前,他們懷抱熱血與夢想,試圖改變中國。三十年後,他們仍是國家的敵人,人生支離破碎。

《重返天安門》不僅只是對天安門事件的歷史回顧,更著重於挖掘1989年之後參與者的生命經驗,透過他們的人生描繪出中國政府如何有計畫、有規模地剷除任何與八九、六四、天安門有關的歷史記憶。這種集體的失憶無疑對參與者不僅不公,更是殘酷的傷害,他們曾經的奮鬥、光榮、苦痛不僅不被承認,甚至成為禁忌。然而,集體失憶對中國社會整體造成的傷害更是無法估量。

小兵

熊熊烈火伴隨著縷縷濃煙籠罩著整個天安門,一群士兵正把學生的物資全堆起來放火燒掉。這裡沒有一個老百姓,這個世界全都是穿著卡其布的士兵。這幫頭戴鋼盔的男人唯一的任務就是毀滅證據。他們仔細搜索被匆忙棄置的帳篷、睡袋,還有紙張。一落落的紅色長布條在地上翻動著,猩紅的顏色彷彿訴說著在這之前發生的流血事件。這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暴力雖然看不見,但是依然存在。

裝甲運兵車隊將槍砲口對著天安門的城門,它們就停在毛澤東主席四十年前,一九四九年站立的地方,他在此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輛一輛的坦克就排列在中國最具政治意義的地方前面。

這些在天安門的景象,只有軍隊才看得到。學生們最終在七個星期之後,在槍口下四處散逸,逃離了廣場,那時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動員了十五萬名士兵。1死傷人數至今無人知曉。中國初步統計為兩百四十一名死亡,其中二十三名為士兵。2中國紅十字會最初則估計有兩千六百人死亡,這個數字基本上得到了瑞士大使的證實,他曾到訪北京的醫院,並聲稱有兩千七百人死亡。3但是上述兩者皆在外交壓力下迅速撤回數字。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一份美國外交電報認為,「就衝突的性質以及解放軍使用的武器來說」,這樣的數字並不合理。4無論如何,這些數字都無法傳達解放軍將槍口對準自己人民時,那種全然的背叛感。

對於其中一名士兵來說,他花上好一段時間──好幾天、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才搞清楚他在當年事件中執行的任務。時至今日,當年十七歲作為隨軍攝影師在廣場上所拍下的場景,依然讓他縈迴在心。陳光現在是一位畫家,他的作品仍深受那個夜晚的經歷影響,創作了自己清楚不能在中國大陸公開展示的一系列作品。那個夜晚將他的人生一分為二。他永遠無法再回復曾經的純真,或是忘掉他身上曾經發生過的事。同時,國家的生活也被一分為二;中國近代史在那個晚上發生了轉折──不過卻無人談論,而且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人對此一無所知。

工作室裡三幅幾乎完全相同的手錶畫作斜靠著牆面,這是陳光的作品中看似最平凡無奇,大概也是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作品。畫中是一只銀色手錶,配有金屬錶帶、米黃色的錶面,十二點的位置還鑲著一顆便宜的寶石。寶石下方用紅色線條畫出天安門城門的輪廓,下面寫著英文字樣「BEIJING」。在手錶的下半部有一個小小的插畫,是一個戴著橄欖綠頭盔的士兵,他的臉上表情看起來堅忍不拔。沿著底部寫著一排字體很小的漢字「89.6.平息暴亂紀念」。這只手錶是當年所有參與鎮壓民主運動的戒嚴部隊獲贈的紀念品。

……

忘記歷史的技巧

在過去二十五年內,這個當年炎夏時節在中國各地發生的長達七個禮拜的事件,一直被濃縮成一個詞:天安門事件。這樣的縮寫將事件發生的地理範圍縮小至首都,壓縮了其他十幾個城市發生的大規模示威活動的能見度,使其漸漸被消音。但是北京的示威活動不是唯一事件,北京市民也不是唯一遭受鎮壓的對象。一九八九年發生的是一場全國性的運動,若人們遺忘這點,就是在縮小事實規模。成都的抗議活動不僅僅是學生遊行,也是得到各界支持,大規模群眾運動的一部分。成都街頭的激戰和短暫失控的街道,顯示出中央政府面臨全國性危機的嚴重程度。35根據《天安門文件》,反對北京六四大屠殺的示威遊行在中國六十三個城市爆發,在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杭州以及成都等城市有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

成都發生的事不僅被遺忘了,還從未被完整講述過。成都人並沒有被北京的大屠殺給嚇退,反而被激怒。然而,由於缺乏獨立的媒體來放大他們的聲量,使得他們短暫的怒吼之聲在空氣中消散,淹沒在政府和抗議者自己隨後發動的暴力行動之中。儘管成都市發生了一些最令人震驚的暴行,但目擊證人卻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那裡沒有充滿魅力的抗議領袖,沒有吾爾開希,雖然一些參與抗議的人最終流亡海外,但卻從沒有人聽說過他們。至於來自西方的目擊者,則因他們所目睹的暴行而飽受創傷,大多數的人一開始只想著要盡快逃離中國。在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之後,他們之中許多人接受了媒體採訪,並與人權組織取得了聯繫,例如珍.布里克、金.奈嘉德還有卡爾.胡特爾做的那些事,但是外界對北京以外的事件興趣缺缺,使得他們最後也放棄了爭取公眾關注的努力。

西方媒體也有把整件事敘述得更為簡略之嫌;北京以外所發生的事情大部分都被忽略了,因為缺乏資訊,而且也很難確認事件的確切經過。中國老百姓對警察以及北京的士兵實行的暴力行為經常被淡化。畢竟,這些都不太符合西方對追求自由的學生對抗專制國家的故事的偏好。「我覺得整片荒野裡只有我在發聲。」丹尼斯.瑞說。他那本關於成都生活的回憶錄既描述了一九八九年的抗議活動,也寫了一名警察被暴力殺害的事。「我曾苦思到底要不要把這個故事寫在裡面。我覺得,如果回憶錄最後只寫了音樂的部分,卻沒有提到當時正在發生的事,這樣很不負責任。」

我試圖拼湊成都事件的真相,但怎麼都拼不完整,因為時間太過久遠,而且有太多的未知。當事人的證詞都找不到了,尤其是那些敢於呼籲改革,隨後卻被暴力扼殺掉的那數千人。讓他們緘默下去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官方當局的態度。36政府在所有宣傳中都強調,成都的學生運動和北京的事件一樣,都是嚴重的「政治動亂」。這種堅稱「暴徒」違法的說法,汙名化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削弱了中國目擊證人說出他們見證之事的勇氣。此外,政府還將事件焦點集中在少數「流氓」的犯罪行為,讓曾經參與過遊行的人開始與隨後的騷亂保持距離,同時還讓他們轉而支持政府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