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epub,mobi,azw3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epub,mobi,azw3电子书。本书提供了一个发表和展现的平台,给坚持纯文学写作的作家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本书收录了14篇界面文化记者对国内“野生作家”的特稿报道。这些作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别的身份和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养活自己的写作,其中包括袁凌、于是、孙智正、朱岳等,他们在时下的文学圈声名鹊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自由而坚韧的写作姿态,展现了中国文坛多元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书名: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作者: 界面文化
格式: AZW3

界面文化:你最欣赏的外国作家是谁?

赵松:夏目漱石,因为他是水瓶座,我也是水瓶座。正经说,他可以用最朴素最普通的方式,用很小的人物,不写什么大事儿,做成艺术品。

界面文化:你最欣赏的中国作家是谁?

赵松:老舍,因为我跟他一天生日——开个玩笑。其实是鲁迅、废名、萧红、孙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成熟小说家。废名是过去一百年独一份儿,没有第二个人跟他相似。萧红是天才,萧红的写作方式太特别了,她不守规矩。孙犁是一个熬出来的典型。他是革命老区成长起来的左派作家,不够现代,我们通常说的都是他的“白洋淀”系列,但是他大器晚成、呕心沥血的那种写法,经历得多了就看明白了。

界面文化:你的社交圈里是否有许多作家朋友,或者是否认为写作应该进入某个圈子?

赵松:我还真没有圈子里的朋友,我也已经不在黑蓝文学网了。我朋友里有一部分写作的人,但都是边缘化的,不是很在“文学”的圈子里的。至于作协的、期刊的、出版的,好像还真不多,我的朋友都不怎么在期刊发东西。我说的这些写作的朋友里,有鲁毅、金特、王宇光。王宇光还翻译了那部厚厚的《维特根斯坦传》。

界面文化:你写作的习惯是什么?是否会在固定时间写作?

赵松:每天晚上十点以后开始写作,写到深夜。

界面文化:除了写作和阅读,你还有什么爱好?

赵松:看艺术品展览。最近我去看龙美术馆西岸馆詹姆斯·特瑞尔的个展,展览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有时我去做讲座,听到有人说当代艺术展览看不懂,我就会问,你能看懂的是什么?通过一个人描述他所能看懂的东西,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判断力和标准。如果你看懂了,就知道你判断事情的方式。就像你总是吃猪肉,吃羊肉吃不惯很正常,但不代表羊肉不好。在你味觉都不具备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