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mobi,azw3电子书。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本書所關懷的不只是考古學及語言學,更有著深刻的現實意識。作者將歐亞草原視為一種「文化橋樑」,而草原文明就肩負著重要的文化傳播功能。作者透過大量可靠的考古證據,建構出遠古草原文明的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的真實圖像。
PS:六千年前欧亚大陆是否出现马车?这个问题我觉得存疑。饲养马可能,但是否有马车就不好说了。当时世界刚刚要进入农业时代,出现马车简直是不可能的。
車輪相關詞彙
原始印歐語中有一組有輪車(wheeled vehicle)相關語詞,指涉四輪車(wagon)或手推車(cart),或兩者皆是。我們可以肯定,有輪車的發明晚於西元前四〇〇〇年。現存的證據顯示這個時點十分接近西元前三五〇〇年。西元前四〇〇〇年之前,人們從未提過車輪或四輪車。
如同我在第二章所提到的,原始印歐語至少包含五個與車輪和車相關的詞彙:兩個指涉「車輪」(可能是不同類型的車輪)、一個指涉「車軸」、一個指涉「車轅」(用來套駕牲畜的軛)的語詞,以及一個指涉「搬運或進入車輛」的動詞。西至凱爾特語族、東至吠陀梵語和吐火羅語族、北至波羅的語族、南至希臘語族,所有印歐語系主要語族中都有這些詞彙的同源詞(圖4.2)。這些詞彙多半有一種稱為母音詞幹(o-stem)的母音結構,它標誌了原始印歐語發展的後期階段;而「車軸」是較古老的輔音詞幹(n-stem),從一個意指「肩部」的語詞衍生出來。具有母音詞幹的詞彙十分重要,因為它們只現身於原始印歐語的後期。幾乎所有詞彙都發源自原始印歐語,可見四輪車和車輪的詞彙並非由外引入,而是在原始印歐語言的社群內所創造。
據比爾.達頓的觀察,唯一可能「沒有」出現具說服力的有輪車詞彙的語族是安納托利亞語族。安納托利亞語族保存了兩個可能的原始印歐語有輪車的字根。其中之一是hurki-(意指wheel),一般認為是原始印歐語字根的後裔,因為同一個字根可能衍生出吐火羅語族A的wärkänt和吐火羅語族B的yerkwanto,兩者皆指「車輪」。吐火羅語族是已經滅絕的印歐語語族,由兩種(或三種)已知的語言(分為A和B,也許還有C)組成。西元五〇〇至七〇〇年左右,佛教僧侶在中國西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商隊城市裡,為吐火羅語留下紀錄。但吐火羅語族專家唐.林格指出,要從衍生出安納托利亞語族hurki-的同一個字根中推導出吐火羅語族的詞彙十分困難,這顯示了吐火羅語族與安納托利亞語族的詞彙並無關係,因此不需要原始印歐語的字根。[8]另一種安納托利亞語族的車相關詞彙(hišša-,指車轅或駕駛桿)有很好的印歐語來源支持,即*ei-/ *oi-或*h2ih3s-,但其最初的涵義指的可能是犁車的轅,而不是四輪四輪車的轅。因此,我們無法確定部分保存於安納托利亞語族中的古體原始印歐語是否具備有輪車的相關詞彙。然而,其餘的原始印歐語具備。
車輪是何時發明的?
我們怎麼知道有輪車的出現晚於西元前四〇〇〇年?首先,有輪車不但需要車輪,還需要軸來固定。車輪、車軸、車體三者構成了承載運轉部件的複雜組合。最早的車完全由木頭打造而成,且須將運轉部件精準固定。在裝有固定軸和旋轉輪的車中(顯然是最早的型式),軸臂(軸的兩端穿過車輪中心)安裝的位置必須剛好貼合車輪中心、也就是「輪轂」的孔洞,但又不能貼得太緊。要是裝得太鬆,車輪轉動時便會晃動不已。但若裝得太緊,運轉的輪上便會產生過多阻力。
緊接著得考慮牽引力──總重量加上一組牽引車子的動物。雪橇僅需要韁繩或有彈性的帶子和繩索就能拉動,但四輪車或手推車還需要堅固的牽引桿或車轅架,以及堅固的軛。這些零件的重量增加了總牽引力。一個減少牽引力的方法是縮減軸臂的直徑,以便安裝在車輪中心較小的孔洞。直徑大的軸雖然堅固,但會在軸臂和運轉中的車輪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直徑小的軸臂產生的阻力雖然較小,但除非四輪車非常狹窄,否則軸臂會很容易折斷。打造史上第一台四輪車的工匠需要計算阻力、車軸直徑/力度、車軸長度/堅固度和底盤寬度之間的比例關係。在用來承載重物的車輛中,小直徑軸臂的短軸加上狹窄的四輪車底盤十分合乎工程學理論,而事實也是如此──史上最早的四輪車,底盤只有一公尺寬。另一種降低所需牽引力的方法是將車輪從四個減少到兩個,也就是讓「四輪車」變成手推車。現代的雙輪手推車所需的牽引力比「重量相同」的四輪四輪車的牽引力低了四成,我們可以假定古代的手推車也具備差不多的優勢。手推車的重量更輕、更容易拉動,也較不容易卡在崎嶇不平的地面上。較大的載貨量可能還是得仰賴四輪車,但載貨量小的時候,手推車就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