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难病辨治回忆录: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②mobi,azw3电子书。本书是在《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的基础上,以熊继柏教授书稿、演讲文稿中所列举的典型医案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机”分类的方法对医案医论进行分类。
上篇为常见病机,分为病性(虚证、实证)、病位(卫气分与营血分、上中下与脏腑经络、表里半与汗吐下和法)、病症(内风症、出血症、奔豚症)三类;下篇为复杂病机,细分为因果、并列、两难三类。全面还原熊继柏教授所反复倡导的“辨证论治”精神,是对熊继柏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又一次总结与提升,也是我们从病机分类的角度研究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本书能为我们中医临床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PS:我一向对于中医持怀疑态度,但不能阻止我媳妇买了一大堆中药煮,弄得家里都是难闻的中药味儿。重要的是,那些草药还不便宜,好几百好几百的。中医真是个赚钱的行当,反正治不死人,一直有钱赚。而且中医生喜欢扯虎皮拉大旗,也看不上学院派,以为真正厉害的是那些得到“秘传”的人,现在中医这么多,想必秘传也不秘了吧,不然哪来那么多大师呢?
书名: 疑难病辨治回忆录: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② (跟熊继柏学中医)
作者: 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
格式: AZW3
辨治急性危重病,必须做到稳准狠
游某,男,38岁,农民。1974年盛夏,患赤痢两日,小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日达数十次,渐至下血如注,血色深红而兼紫黑、成片状,高热不休,间或谵语,渴欲冷饮,心烦较甚。经某医院诊断为“中毒性痢疾”,乃转中医治疗。按其脉数,察其舌绛而干,舌中、尖部起芒刺。
此热毒内陷营血,下则灼伤阴络,上则扰乱心神。叶天士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遂以清热凉血解毒并清心安神为法,取犀角地黄汤(提示:犀角地黄汤在大学《方剂学》教材归为“清热剂”之“清营凉血”)合白头翁汤(提示:白头翁汤在大学《方剂学》教材归为“清热剂”之“清脏腑热”),送服安宫牛黄丸(提示:安宫牛黄丸在大学《方剂学》教材归为“开窍剂”之“凉开”)。
处方: 生地60g,粉丹皮10g,生白芍30g,川黄连12g,黄柏10g,秦皮10g,白头翁12g,犀角10g(磨粉)。
此方前7味浓煎,冲入犀角粉频饮,日2剂,另以安宫牛黄丸2粒,每次服1粒,日2次。服药24小时后血痢渐缓,神清热减,转危为安。继进2剂,诸症平息,调理数日而愈。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