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套装共8册)kindle版mobi,azw3是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教授,与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学者、专修大学松原朗教授共同策划和主编的一套译丛,第一批将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推出日本关于唐代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八部论著。《隋唐长安与东亚比较都城史》([日]妹尾达彦著,高兵兵、郭学妮、黄海静译);《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研究》([日]金子修一著,徐璐、张子如译);《唐代军事财政与礼制》([日]丸桥充拓著,张桦译);《唐代的外交与墓志》([日]石见清裕著,王博译);《晚唐诗之摇篮——张籍姚合贾岛论》([日]松原郎著,张渭涛译);《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日]古川末喜著,董璐译);《白居易研究——闲适的诗想》([日]埋田重夫著,王博译);《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考》([日]冈田充博著,独孤婵觉、吴月华译)。这八部论著涵盖文史研究领域,原作者均是日本唐代文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内容充分体现并代表着当代日本学术界富有日本特色的中国学研究成果。
我们学界现在也开始高喊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和中国流派的口号,看到日本同行已经捧出一系列能代表自己风格学派的成果,我们除了向他们表达学术敬意外,是否也应该省思自己的学术哲学和研究取向。毕竟,用自己的成果说话才是硬道理。
当下关于学术走出去的口号喊得很响,各方面的热情更高,而对境外学人相关研究成果的迻译与介绍则稍显冷落。按照顾彬(Wolfgang Kubin, 1945—)的解释,文学走出去相当于到别人家做客,主动权在他不在我;文学请进来,让友人宾至如归,则主动权在我不在他。我们能做的事,能做好的事,应尽量做充分做扎实做精深,才对得起头上三尺神明,对得起国家民族。方以学术史,法显求法译经,玄奘团队述译,严复不仅以译著《群己权界论》传世,更奠定信、达、雅的译事三原则。近代以来,中国重新走向开放,走向世界,实与与大规模翻译、引进、介绍海外新思想、新理论、新学说密不可分。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谦逊客气的说法,其实是我们主动拥抱马克思主义,主动引进现代科学,翻译马克思主义原著和其他世界学术名著。这一文明交往的基本史实在当下不该被有意遗忘,无意误读。身处期间,以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为己任的当代学人,不知该说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
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本丛书的翻译团队是由几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原书作者推荐的,另一部分是由出版社和高兵兵教授约请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著者与译者分处境内外,天各一方,联系和对接未必都畅通,理解和翻译的错误在所难免,出版后恳请各方贤达不吝赐教,以便我们逐步完善。其中高兵兵教授此前曾组织翻译过两辑日本长安学研究丛书,有组织能力,也有较丰富的翻译实践。张渭涛博士既是译者,又身兼日方著者和中方出版者的信使,青鸟殷勤,旅途劳动,多次利用返乡的机会,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
按照葛兆光(1950—)等的解释,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由朝贡体制型塑的认知模式,而忽略甚至漠视从周边看中华的视角,好在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通观与圆照方可认识事物,包括认识我们文化的重要性。这样,翻译并介绍周边受到汉文化深刻影响的国家地区的汉学研究成果,就有了三重意义:一是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周边地区的汉文化观,二是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勾画原典文化散布播迁的轨迹,三是丰富了相关专题研究的学术史。
《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套装共8册)mobi,azw3》下载: